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

ID:2401903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_第1页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_第2页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_第3页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日语言中“前”“后”方位的对比  一、引言  隐喻,传统上被看做一种修辞手法,但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入,现认识到其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指人类用已知的概念或事物或领域来描述或谈论未知的相应物,是源语域向目标域映射的过程。人类是不能离开时空而存在的,因此自古以来时空就是人类的研究对象,我们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相对论等。人类总是先认识到五官可以感知的事物,因此对于空间,这样可以被视觉感的概念,是先于时间这个抽象不可触摸的概念的,同时人类也总是用空间来感知时间。  中日两国国民作为人类的成员,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在生存的过程中都是用自身的五官来寻找可利用的资源,但是受历史地理和文

2、化等因素影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存在一些不同。本文浅析中日语言中对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异同以及影响其的文化因素。  二、中日的前后方位对比  首先,对于时间这个概念,中日大都是以空间来解释时间,都认为时间是一条流线,是可分为水平的前后方位的运动和垂直的上下方位运动。  (一)水平上的前后  对于水平的运动,Lakoff提出的Timepassingismotion时提到两个变体,一个是Timemoving(时间在动),另一个是Egomoving(自我在动)。(LakoffG.M.Johnson,1980)。这两个变体同时适合汉日对时间的概念。  1.时间在动  时间在动隐喻是指:观察者相对于

3、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从将来向过去朝着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顺着运动的方向,时间有着自身的前后,即未来的时间在观察者的前面,位置固定的观察者即现在,过去的时间在观察者的后面,对面向着人走过,因此未来在人的前方,而过去则在背后(赵佳,2009)。  在汉语中表示未来的词有未来,来日方长;日语中有来月,来年.这些均指观察者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在不断运动的,而未来是在观察者的前方,且朝着观察者的方向运动过来。汉语中表示现在的词今日,这次,句子春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日语今日,今度.这些词指时间已来到观察者的身边或附近。汉语中表示过去的词远去,往昔.日语中也存在着後前面加动词的话,要用动词

4、的过去式。这都说明时间已走到观察者背后。  2.自我在动  自我在动是指时间是固定的位置,是可测量的有限空间,自我(观察者)在移动,从过去经过这些固定的位置移向未来,自我超越了过去,经过现在将进入未来,即未来在前,过去在后(赵佳,2009)。汉语中表示未来的词有前途,日语中也有相应的词前途(ぜんと).这些词表示对于时间这个参照物来说,人是在运动的,而人还没有走过的前方道路是表示未来。汉语中表示现在有: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努力的重要性,悔恨不已啊。日语有今日物価が高くなっています.这些词表示人走到了今天或现在的时间位置,或者说人进行了短暂的停滞,所停滞的时间就是表示现在。  汉语中表示过去

5、有回顾回首,日语中有振り返る.这些表示人走过的路程就被甩在了后方,人需要回头才能看到。说明过去的事情是在人的后面。上述显示无论时间在动还是自我在动都是前是未来,今或身边是现在,后是未来的时间的空间隐喻方式。这些都是人的身体本来的认知模式,不含有文化的因素,是具有普遍的特性。学研究另一种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的认知模式。  在汉语和日语中,人们也会发现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的认知模式。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曾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代表着已经发生的事情,或早于自己的人或物;而后表示还未到的事物与人。因此就有了相应的词语:前辈和后生.日语中也有相应的词:先辈後

6、辈午前午後(这里的先相当于前)。  这是因为中国曾经的农耕文明比较发达,时间较久,并存在着比较保守,尊敬长辈,遵从已有规律或长辈的话的特征。所以把前方这个神圣的位置留给了过去,而未来这个未知的放在背后。日本与中国位置较近,在文化上受中国的影响较大。其文字多受汉字影响,我们发现其文字中存有很多汉字。汉字不只是作为文字传入日本,汉字中所带有的文化思想也一并传入了日本,如日本受儒家思想中注重宗法、家庭和长辈的观念的影响。这可从日本人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得出。因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和中国一样,有着相同的前和后的时间的空间隐喻认知模式了.  这个前是过去,后是未来的时间的空间隐喻方式是与文化

7、息息相关的。文化的形成影响了它国民的体认方式,可能是与身体本来有的体认有所不同。  (二)垂直方位上的上和下  1.语中的上/下时间概念  蓝纯(2005)曾提到:在汉语中,时间概念主要是以线性模式,而不是循环模式或螺旋形模式构建的。线性模式提供了至少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时间的流逝是沿横向坐标的运动',其二是时间的流逝是沿纵向坐标的运动.在汉语中,这两个模式似乎同样活跃。在汉语中,可以看到上午上辈子上回.这些词都是用上表示已经发生的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