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ID:24026329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_第1页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_第2页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_第3页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白丽红佳木斯市中医医院154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1例,分为对照组46例患者单纯应用丙药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采用丙药治疗同时应用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与对照组(82.61%)比较明显较高,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复发率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发

2、病率高的妇科疾病,性牛.活过于频繁者为高发群体,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繁琐、病情反复,能够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品质与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痛经"、"瘕症"与n带下病n的范畴,阳气阻遏、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与健脾益气为主。临床证实,中药灌肠具有软坚散结、暖宫散寒、化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1]。为此,我院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丙药与中药灌肠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

3、,年龄24〜51岁,平均(37.91±4.83)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4.59±0.87)年。对照组46例,年龄23〜54岁,平均(36.18±3.9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04±1.17)年。婚育史:44例未婚,57例已婚;29例尚未生育,72例己经生育,其中25例有流产史。病情程度:22例轻度,61例中度,18例重度。两组患者病程范围、年龄构成、婚育史、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有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

4、增多、月经不调、经量过多,伴有低热的表现;③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后位,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双侧附件或者单侧能够扪及包块或条索状物,有压痛;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造血系统、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的内分泌、结核、肿瘤疾病;③子宫内异症与慢性阑尾炎患者;④药物过敏。1.3方法1.3.1对照组采用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盐水+2.0g头孢噻肟钠+100ml浓度为0.5%的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次/d,1个疗程7d,持续治疗2个疗程。若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加用0.12g氟康唑U服治疗,1次/d,连续服用3d;若患者存在衣原体感染或者支原体感染,加用0.25g阿奇霉素口服治疗,2次/d,

5、连续服用3d。1.2.2观察组观察组在泣用医药治疗的同吋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基本方剂:蒲公英30g,鸭跖草30g,鱼腥草30g,紫花地丁30g,皂荚刺15g,黄柏15g。若患者存在气滞腹胀表现,加用路路通30g与王不留行30g;若患者存在包块与淤结,加用三棱15g与莪术15g;若患者寒湿凝滞,加用茯苓30g,桂枝10g与乌药30g。以水煎服,100ml/剂,1剂/d,药温维持35°C〜37°C[2]。1.4疗效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消失,B超检查提示盆腔积液与包块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体温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基本消失,B超提示盆

6、腔包块、积液改善良好;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体温接近正常范围,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缩小1/3,B超提示子宫增人、盆腔包块、积液与附件增厚改善1/3以上;④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妇科检查与B超检查未见变化。1.5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34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82.6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治疗时间观察组治疗吋间(14.

7、13±1.28)d与对照组(21.47±3.95)d比较明显较短,两组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复发率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64%;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5.2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慢性盆腔炎临床多见,宄其病因,主要在于长期湿热内蕴所致的气血淤积,阻滞胞宫与冲任,发病基础为正气不足,核心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