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

ID:24027093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_第1页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_第2页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_第3页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野县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王寒峰新野县农业局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由新野县农业局提出,新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无公害食品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现将该规程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的规定,地势平坦、熟土层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条件好。可采取时间、空间隔离。空间隔离即300、00m范围内不应种植其他类型的玉米和不同类型的甜玉米品种,时间隔离即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播种期间隔25~30d。二、播前准备(一)种子选用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纯度高、生育后期保绿期长、适宜木地种植的甜

2、玉米优良品种。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1996规定的一级良种标准。播种前晒种r2d,然后用种衣剂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量的0.1%~0.2%。(二)施肥施用肥料应符合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总施肥量为每667m施纯氮15~17kg、五氧化二磷5飞kg、氧化钾6~7kg。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用。(三)整地春播甜玉米前作收获后施入基肥,深耕2(T25Cm,耙平整细后起垄。夏播甜玉米浅旋耕灭茬或铁茬播种。三、播种(一)播种方式1.地膜直播。要注意抢墒播种,每穴播2〜3粒,每66

3、7m用种l〜1.2kg。甜玉米种籽皱褶干瘪,幼苗顶土能力弱,因此播种深度控制在2~3cm。播后要立即喷施除草药剂和防治地下害虫药剂,然后及时覆盖地膜,膜边埋入土屮,压实。2.露地直播。应在精细整地后开沟穴播,每穴3粒,每667m用种1.2~1.5kg。夏季播种应加草覆盖,以降低地温保持湿度,芽顶土及时揭去覆盖物。(二)播种期春季5cm地温稳定通过12°C时适宜播种,夏季播种不迟于7月20日(不同品种有差异)。(三)种植方式及密度幅宽135〜140cm,种植2行,行距65〜70cm,每667m种植3000〜3300株。春

4、播宜疏一些,夏播宜密一些;株型高大的宜疏一些,株型低矮、紧凑的宜密一些。田间管理(一)査苗补种地膜直播的甜玉米,及时破膜放苗,并用细土将口封严。长到3~4叶吋,要及吋间苗,除去病弱苗,疏去多苗,每穴保留1~2株。5叶期要完成间苗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用同龄预留苗补缺,移苗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栽苗时要带土,栽后及时浇水,保证成活。(二)追肥1.提苗肥。磷肥、钾肥及30%、0%的氮肥定苗后施用。春播玉米已经施有底肥和种肥,不再追施提ffi肥。2.攻穗肥。氮肥总量的60%~70%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三

5、)清除分蘖和多余雌穗甜玉米大多具有分蘖特性,应及早除蘖打杈,且防止损伤茎和叶片。如遇雌穗数过多,应在刚吐丝时掰去下部多余雌穗,保留最上面广2个健康果穗。(四)辅助授粉开花抽丝期于上午9一11时,人工拉线辅助授粉2次,授粉结束后全部剪去雄穗O五、病虫草害防治(一)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二)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适应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逆能力。(三)物理防治田间设罝高压杀虫灯、害虫粘贴板,人

6、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捕杀害虫。(四)生物防治玉米螟产卵高峰期接种赤眼蜂卵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当田间百株卵块为3~4块、天气晴朗时即可放蜂。一般每667m释放2万~3万头赤眼蜂,分2次释放,间隔5~7d。每667m安置3个放蜂点,每个点周围半径为20m左右。(五)化学防治1.苗前除草。播后芽前每667m用40%乙阿合剂乳油200mL,或50%乙草胺乳油200mL,或50%丁阿合剂乳油300mL,对水50kg,于玉米播种后喷雾地表。2.苗后除草。玉米出苗后3〜5叶肌每667m用4%烟嘧磺隆乳油60mL力口38%莠去津100m

7、L,或烟嘧磺隆60mL加72%的2,4-D丁酯乳油20mL,对水30kg喷雾。3.玉米螟。小喇叭门至大喇叭门期虫株率达到10%时,每667m用1.5%辛硫磷颗粒剂0.5kg加细沙9kg,每株1.5~2g丢心叶。吐丝期每667m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对水30kg喷于雌穗及其上下两叶的叶腋及花丝上。4.黏虫。每667m用2.5%高效氯氟铽菊酯乳油30mL,或2%甲维盐乳油30mL对水30kg均匀喷雾。5.玉米蚜虫。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在2000头以上,吐丝期雄穗蚜虫穗率40%以上时,用50%抗蚜

8、威3000倍液喷雾。6.纹枯病。每667m用20%井M霉素晶体50g对水60kg,对准茎秆基部喷雾。7.锈病。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CT2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每隔10d防治2~3次。六、适时收获一般在授粉后18~23d(乳熟期)籽粒内含糖量最多,即为适宜釆收期;应及时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