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

ID:24034600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_第1页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_第2页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_第3页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古诗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尝试江苏海门市城北小学(226100) 龚 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按照不同的学段,针对古诗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怎样逐步全面地实现这些目标呢?教师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因此,教师应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让学生在分层学习中体味到古典诗歌的美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同层次学生的相互影响下,学生将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一、主体分层,落实结构学生是

2、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首要的是对学生分层。怎样分层呢?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是诵读,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二步便是理解,古诗中涉及一些文言字词,是不讲不明的;第三步便是品味涵泳,体会古诗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感情,精练、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基础组:这一组学生重在诵读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能熟读成诵,还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且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能准确朗读和解释,即基本理解诗歌大意。第二层成长组:这一组的学生不仅要求能读、能背,更要求能准确解读诗意,还要求能初步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并初步感知诗歌的

3、美。第三层拓展组:这一组的学生除了要达到以上两组学生的要求外,还要能对诗歌的情感、语言,甚至表达技巧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还要能联系自身生活或其他阅读体验,对诗歌进行一定的个性解读,或者直接在该组进行拓展阅读。总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将使诗歌教学更加全面而深入。二、问题分层,全面锤炼以上是对学生的大致分层,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针对不同的诗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学生分层学习。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有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实施分层教学时,可以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基础组: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背诵。说说诗中有哪些字原来不认识,它们怎么读?是

4、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诗歌的意思,以前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还能背吗?成长组:用通顺、生动的话说一说诗歌讲了什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来的?知道作者李白吗?说一说他吧。拓展组:诗歌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你能用生动的话描述一下吗?“秋”字除了点明时节外,还有别的作用吗?“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入”和“流”两个动词不是很奇怪吗?月影怎么会流呢?你能想象一下,然后解释这个问题吗?你发现了吗?整首诗出现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这有什么作用?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你还知道哪些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歌,能背一背吗?这样针对不

5、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获得学习古诗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也能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古诗。三、反馈分层,深化理解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多是以学生独立自学,加上小组交流或者直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那么,学生学习之后,教师怎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教学呢?接下来的反馈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将通过全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交流讨论,实现对古诗的深化理解。这种反馈交流式的教学依然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当然更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之前的自学或讨论中,教师只是答疑解惑,或对学生明显偏颇的解读予以纠导,而在这一教学阶段中,教师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交流依然

6、按照学习一首诗歌的常规模式进行:一读、二解、三赏。一读,让基础组的学生诵读诗歌,并解释诗歌中重要的字词;二解,让拓展组的学生交流作者李白的情况,生动地解读诗歌内容;三赏,请成长组的学生说一说对诗歌的个性解读,谈一谈读诗的感受。当然,这三个过程中并不一定非得哪一组的学生回答,拓展组的学生也可以朗读,基础组的学生也可以说说对诗歌的赏析,成长组的学生也可以解答字词、赏析技巧。而最后的古诗拓展,更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其他的诗歌,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将对学生的交流予以评价,并对学生解释不准确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学生对诗歌有了全面而

7、准确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设置一些教学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化理解诗歌。如个性解读诗歌,学了《江雪》就将诗歌绘成一幅画展示给大家看;学了《寻隐者不遇》就将诗歌排成简短的课本剧;学了《静夜思》就把它唱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兴趣,都能够很好地参与的。当然,以上的反馈交流活动是很费时的,如果教学时间紧,分层反馈还是可以用最简便的方法——课堂作业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