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到教育之源

回归到教育之源

ID:2405362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回归到教育之源_第1页
回归到教育之源_第2页
回归到教育之源_第3页
回归到教育之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回归到教育之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回归到教育之源文章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唐李德裕    历史和现实中最复杂的情感、最剧烈的变动、最美好的瞬间都以文学的形式被承载。今天的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代表未来和希望的小学生的写作呢?是继续囿于“新八股”让学生茫然无措,畏缩不前,还是沉静下来,思考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呢?  二十世纪被西方人称为“文论的世纪”。当一种又一种新鲜的文论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已经落后的我们依然固守师法家法,紧抓那陈腐的框套不放,就难免有井底之蛙之嫌。每次写作,教师都提供范文,结果,学生文章千篇一律,如苏轼所说:“远望如黄茅白苇,绝无生气。”  那么,

2、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呢?  首先,要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自由是人生至高的追求,写文章也是为了自由而忠实地表达自己。为此,作文时,教师要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黄遵宪所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样,少了拘束的学生就会放手、放心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完成后,无论真实情况如何,都要加以鼓励,尽量发现文中的亮点,以瑜掩暇,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满足,他们才会勤于并乐于动笔。  教师应该经常性地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如学完《海上日出》一文后,可领学生观看日出,体会大自然撼人心魄的美的同时,陶冶、净化学生的情操。平常也要留心

3、观察生活,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春耘秋获,自然的一切都是我们观察、品味的对象,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而不是旁观者。点滴的积累会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他们文章最好的素材。  其次,要有多样的练习机会。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整整用了十年的练笔时间,后来方才成名。这都说明了“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但切不可检查日记,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敢于写真话,露真心。告诉学生,日记是人成

4、长的足迹,可以写任何东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学生幼小的心灵,完全地尊重,信任他们。李贽在他那篇著名的《童心说》中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相信只有这纯洁的心灵才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最强大的力量。学生还可以写一些小随笔,记录一时心情,片刻风景,瞬间感受,一句两句都行,多了即可连缀成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背诵。学生要背诵古代诗词,名言警句,大家经典等,在不断的涵咏中感悟先圣今哲的胸怀气度,生命范式。“数千古风流”才能“还看今朝”,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更会有画龙点睛之效。所以,向学生提供质量较高的背诵材料便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任务。

5、  具体到实际操作时,师生之间应如朋友——良师即益友一样谈话。命题作文,想象作文,材料作文都一样。面对一个话题,一段材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传达了怎样的信息?说清楚之后,再谈布局。开头应怎样写?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哪种更好一些?让学生说出来。教师此时该像一位心理医生,认真地倾听,适时地引导,在保证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确保谈话的方向。孔门七十二贤人不都是谈出来的吗?  教师要告诉学生,文章的美有各种形态,“弦泉幽咽,雪月空明,云雷奋发,花鸟缠绵”皆为至境,只要是出于心扉,用心为之,不必拘泥于一种风格,《荷塘月色》华丽的词藻和《背影》朴实的叙述都是

6、大手笔。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件事,同一种景、情,从开始就培养学生文章面貌的多样性,要教会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断不可迷信“权威”,书本。并不是所有“优秀作文”都优秀,所有“经典作品”都经典,我们可以仿其意,而不能袭其形,如齐白石所言:“仿我者生,似我者死。”  诵读又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诵读自己的文章,可以发现是否通顺,更可以体会表达是否准确、有味。教师也可以做一个朗读者,以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加深学生的体会,这样的评改效果明显。若其他人读不出自己文章的意味时,小会立即指出,从而深切地明了、领会自己的表达。  

7、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如课本,与学生讨论每一篇文章不同的风采:是有气势凌人的开头,还是丰富、充实的内容,亦或是意味隽永的结尾呢?若是我们写,是否还是别样的形式呢?那是怎样的?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再相互评点。如学完《荔枝》一文后,针对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来讨论,如此意味深长的结尾定会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更应将知识连缀起来,说明该句源于唐人崔护的诗,让学生自己明白背诵经典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背。  通过充分自由的空间、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得力的谈话引导,学生稚拙的笔锋

8、定会逐渐成熟,从而生花,或可成长为如椽巨笔。让我们放下不合适宜的理念,砸碎一些陈腐的锁链,以平等的态度、全局的眼光来对待作文教学,回归到教育之源,以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