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

ID:24059450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_第1页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_第2页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_第3页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八节 电容器电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荷山中学许桂忠2004年12月7日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后面学习LC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学习交变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多增设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的转换。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C=,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5.知道公式C=及其含义。二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2.难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3.疑点: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4.解决办法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的功能。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

3、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三、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设问:我们知道水容器是一种装水的容器,那么有没有存在一种能贮藏电荷的容器呢?(有)实物展示:几种不同规格、型号、外型的电容器。告诉学生这将是本节课要探究的东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教学。(二)自主、合作、探究[诱思导学1]电容器介绍像这些能贮藏电荷的容器叫电容器,然后做演示实验来验证[教师演示①]将一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然后使其短路,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生较大的声响。[合作研讨与交流]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实验中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4、元件?构造是怎样的?[课件演示①]演示一个电容器的内部构造。[教师分析]电容器有两片铝箔,叫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极板相距很近,用薄绝缘纸将其隔开;再从每个极板上用一根导线引出一个电极,用以连入电路。[教师总结]电容器的构造-----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金属板。教师出示平行板电容器,介绍它的内部结构,并指出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电容器,再介绍一般电容器的符号。[思考提问]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元件,电容器为什么会在电路中起重要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课件演示②]演示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课件[教师分析]使电容器带电叫做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接电池组的正极,

5、另一个极板接电池组的负极,两个极板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上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有电场。两板之间有电势差(电压)。充电过程中同电源的电能转储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叫做放电,用一根导线把电容器的两极接通,两极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放了电后两极之间不再存在电场,也没有电势差。教师讲解充、放电过程电荷移动,电场、电势差的变化。[教师总结]使电容器带电叫做充电,充电过程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叫做放电,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6、。[学以致用1]下列有关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两块互相靠近且彼此绝缘的导体带电才能组成电容器B.两块互相靠近且彼此绝缘的导体即组成电容器C.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可能带有不等量的异种电荷D.电容器的带电量是指两极板带电量的总和[思路点拨]充电后的电容器带电量是指任一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诱思导学2]电容[自主探究]电容器充电后的带电量跟两极板间电势差有什么关系?(学生疑惑,思考片刻)我们用实验来分析。[教师演示②]分别用8V、12V、16V电源给“25V4700μF”电容器充电,再放电,观察放电的火花与声响(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结果“25V470

7、0μF”充8V,放电产生桔红色火星,几乎无声音。充12V,放电产生白色炽光,有声音。充16V,放电产生更强的白炽火花,很大声音。[教师点拨]实验中放电的激烈程序可以反应出带电量Q的多少,电容器充电后的带电量Q,是跟它的两极间的电势差(电压)有关的。两极间电势差随所带电量的增加而增加。[教师演示③]用不同电容器重做上述实验,又如何?用16V电源分别给“25V4700μF”和“25V1000μF”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结果“25V4700μF”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放电“25V1000μF”放电产生桔红色的火星放电[教师点拨]不同的电容器,电势差增加1V所需要增加的

8、电量是不同的。[教师总结]同一电容器,电容器所带的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