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ID:24060356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_第1页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_第2页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_第3页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摘要:本文运用非参数法对2012年我国各省(市)区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技术效率评估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地生产效率不平衡,目前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总资产和人员的投入,要注重增加技术内涵,提高生产效率。关键词:建筑业;技?g效率;非参数法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13-011引言1978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

2、科技含量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以及经济社会推动力。建筑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2分析方法非参数法根据数据自身分布特点,生成一个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可能达到的最大界限,然后比较所有数据与此界限的数学关系,从而达到经济计量和效率评估分析的目的。适用于多投入单产出的结构模型,先以单位产出所消耗的各个投入量为坐标,分析所有数据点的分布,以适当的数学方法找到最佳效率边界,比较各实际数据点与此边界的几何关系即可计算出相应的效率值[1]。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资料,建立“双投入(L从业人员、K资本)一单产出(Q总产值

3、)”的数据模型,求得各省市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量L/Q、K/Q,表示2012年各省市平均得到1万元生产产值所需的人工投入量和基本建设投资额,进而计算相应的技术效率值。如表1所示。全国各省市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天津、海南这两个数据点最靠近原点,连同(0,->)和(->,0)两点用弧线连接形成效率边界曲线,该曲线代表了当前技术条件下生产技术效率可达到的最大界限,其它所有数据点均在此曲线的右上方。显然,效率曲线上数据点的技术效率相对最优,其值为1;其它各点与原点的连线必相交于该效率曲线,比较这些连线分段长度关系即可相应求得技术效率值。(1)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值均值74.19°/

4、。,仍处于较低水平,不但要扩展生产外延,更要增加技术内涵,提高生产效率;(2)浙江、江苏、辽宁的产值较大,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3.43°/。、12.63°/。、5.5%;从业人员较多的是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占比17.33%、15.02%、6.5%、5.31%,总和占从业总数44.16%;北京、江苏、浙江等地资本投入力度较大,占总资本投入10.53%、10.35%、7.75%。(3)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总资产和人员的投入,总资产和人员投入越多则其总产值就越多。例如,江苏、浙江建筑业总资产从业人数、总产值均排名靠前,但这两个省的技术效率排名并不高,说明我国建筑业目前还处

5、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阶段。(4)全国各地建筑业的生产效率不平衡,北京、天津、海南等地区生产效率较高,其他地方相对较低,部分西部省份的生产效率与内地及沿海差距较大;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排名靠后,需找出与先进省市的差距,利用区域及外部有利因素,挖掘内部潜力,全面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效率。3结语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地生产效率不平衡,目前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阶段,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总资产和人员的投入。因此,我国在建筑产业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增加技术内涵,提高生产效率,积极推动我国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参考文献[1]王幼

6、松,张雁.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估与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