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

ID:28419903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_第1页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_第2页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_第3页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Coob-Douglas方程分析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摘要:运用参数法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2003〜2012年间我国建筑业的生产投入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十年的发展呈良好的上升状况,建筑业总产值与增幅有显著提高,而在资本和人力投入方面的投入的增幅相对较小,证明我国的建筑业生产效率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不足,对总产值贡献有限。关键词:建筑业;Cobb-Douglas方程;劳动生产率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1.引言伴随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分析我国

2、建筑业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评估生产技术效率,是经济计量研究工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经济计量学一般将经济效率分析的方法分为参数法与非参数法两大类。其一参数法,是根据实际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数学手段的可行性,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假定一种函数形式,如Cobb-Douglas方程,作为生产日标方程,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求得方程中的有关参数,最后比较实际数据与生产目标函数的关系,即可进行效率分析。其二是非参数法,它是根据数据自身分布的特点,自动生成一个现有生产技术水平达到的最大界限,然后比较所有数据与此界限的数学关系,从而达到经济计量和效率评估分析的目标。Cobb-

3、Douglas生产函数是以劳动和资本为主要生产要数,建立指数关系的生产函数模型。这里选用该方法,对我国建筑业2003〜2012年间的总体发展进行技术效率方面的分析和研究。2.数学模型的建立Cobb-Douglas生产函数是目前最常用的生产函数之一,此函数是由数学家Cobb与经济学家Douglas于1928年所提出。由于此型态的生产函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简单,所以厂'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之中。此函数最简单的形式如下:式中Q是工业总产值,A是平均生产技术水平,L是劳动投入量(单位是万人或人)出是资本投入量,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

4、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a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B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此函数虽然为指数函数的形式,但运用统计回归比较复杂。现对原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利用线性回归即可确定参数A,a,B即Cobb-Douglas方程确定后,就能求出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就能对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了。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a和B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①a+B>l,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

5、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②a+Bl,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说明我国的建筑业技术水平处于有利于扩大规模的阶段。但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a=0.2〜0.4,B=0.6〜0.8,我国的建筑业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5.结论以上数据中,产出Q的绝对增长在2011年〜2012年间达到最大(20754.54亿元),劳动投入L的增长则以2009年〜2010年间最大(487.88万人),资本投入K在2009年〜2010年间增长最多(809.78亿元)。相对增长率方面,产出Q在2003〜2004年间,投入L和K均在2009年〜2

6、019年间达到最大,分别达到20.46%,11.73%和28.90%。出现负增长的年头,Q和K都没有,L只有1个。L和K的贡献分别来自从业人员和资金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的贡献则包括教育的发展、培训的普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操作工艺的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我国建筑业2003〜2012年之间技术效率发展趋势是良好的,总体处于增长阶段,但增长速度较慢,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两大指标的增长,对总体产出的增加贡献度不够理想。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对外的逐步放开,我国建筑业即将面临新的挑战,再简单重复以前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肯定是行

7、不通的,这就要求今后更应加强内涵改造,靠存量的调整与优化,提高生产率,主要措施是精简机构,加强管理,节约资源,减少消耗,提高质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人员智力水平,逐渐向集约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