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

ID:2407216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_第1页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_第2页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_第3页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对策[]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及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统计分析近5年我院各年度的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并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30.3%上升至2010年的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26.2%上升至2010年的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年度手术指征顺位中,社会因素近5年一直处于第一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近5年来,我院剖宫产数比例逐年上升,社会因素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2、]剖宫产率原因社会因素对策  []R719.8[]A[]1005-0515(2011)-08-132-01  随着麻醉技术提高,各种现代监测方法应用及输血、抗生素的开发应用,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但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产科学界的突出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我院近5年分娩产妇共3227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近5年分娩产妇共3227例,其中剖宫产1349例,年平均剖宫产率41.8%。  1.

3、2方法统计分析近5年我院各年度的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并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l.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剖宫产率的变化近5年我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与2010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各年度分娩总数、剖宫产例数及占分娩总数的比例  注:2006与2010年剖宫产数比例相比差异明显(P<0.05)  2.2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26.2%上升至2010年的43.

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各年度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及其构成比(%)  3原因及对策  3.1原因  3.1.1孕妇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因孕妇要求造成不合理剖宫产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3],总结如下:(1)孕妇惧怕疼痛。(2)很多产妇为保持体形选择剖宫产。(3)高龄初产妇比例逐年增加。(4)孕期的过度营养,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升高,顺产困难。(5)主观思想的影响,孕妇及家属人为选择孩子出生“吉日”。  3.1.2医方因素(1)主观放宽剖宫产指征,他们担心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因此,使剖宫产指征大大放

5、宽[4]。(2)存在顺产困难因素的孕妇,尤其是年轻医生对经阴道分娩信心不足,缺乏处理经验,规避风险,多选择剖宫产。(3)利益驱动,因为剖宫产的经济效益高,医生主观上更倾向于剖宫产。(4)检测手段的普及使用,对报告存在异常的孕妇,以此作为剖宫产指征。(5)卫生行政部门宣传、监管力度不足,无明确的解决方案。  3.2对策开展孕期宣传教育:多渠道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分娩知识的健康教育,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张的心理;让每一个来我院就诊孕检的孕妇与家属知道和了解怀孕和分娩生理过程,以提高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强围生期保健和孕期的监护,发现高危因素及时治疗;指导

6、孕期营养,适当控制体重;向孕妇宣教妊娠和分娩是自然过程,阴道分娩是最可靠的方式,是生理过程,而剖宫产仅是无法进行自然分娩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且施行剖宫产会发生麻醉意外、大出血、脏器损伤、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风。人性化分娩,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无痛分娩,消除孕妇的紧张心理。通过导乐分娩在心理上给产妇以安慰,在生理上给产妇以支持,减少外界对自然分娩的干扰,使产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严格遵循剖宫产的标准[5]。头盆不称:临产后产程图表现为宫颈扩张或胎头下降异常,产程延长,经人工破膜,静脉推注安定和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后试产2h产程仍无进展才行手术。臀位

7、阴道试产:单臀及完全臀、骨盆正常、估计胎儿体重≤3200g,儿头无仰伸,给予阴道试产机会。综上所述,剖宫产的盲目剧增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控制剖宫产率,使之回归合理水平,需要医学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