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ID:2407491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_第1页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_第2页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_第3页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文章主要从居住密度、建筑容积率、住宅间距、住宅通风与朝向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探索城市居住区的布局与规划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密度;控制;选择  Abstract:thepapermainlyfromlivingdensity,thebuildingvolumerate,residentialspace,residentialventilationandthechoiceoftheaspectssuchastheresidentialareatoexplorethe

2、citylayoutandplanninganddesign.  Key,而住宅内的人所处的室内光的亮度比室外暗,再加上窗户玻璃遮档等因素的影响,从室外或其它建筑内识  别住宅内部人脸的距离约为16~17m,因此为了减少视觉干扰,住宅的最小间距一般不能小于16m,这对于控制低层住宅与6层以下住宅的间距更有意义。  2.2日照要求对住宅间距与庭院空间的影响  在住宅组群的布局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方立角的变化来获得更多的日照,平面规划中可以果取的方式有:①错位布局,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②点条结合,点式

3、布置在好朝向,条状布置在其后,利于利用空隙争取日照;③成角度布置以及适当运用东西向住宅等。这样的组合方式,既能提高日照质量,同时也能创造出不同形式的外部空问。总体来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在建筑物之间留出日照间距。它由日照标准、当地的地理纬度、建筑朝向、建筑物的高度、长度以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决定的。在建筑设计时,应该结合节约用地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筑的日照间距,并充分考虑建筑的合理布局,从而有利于改善日照条件。  3住宅通风与朝向选择  3.1住宅通风的要求  为创造更加良好的通风外部

4、环境,住宅的布局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行列式布置由于风正面吹过障碍物后会形成较长的涡流区,造成涡流区内建筑通风不良。因此,在住宅布局时可以让风斜吹进入住宅楼栋之间,其风的投射角为30~45度为好;  斜列式、错列式布置可使建筑增大迎风面,容易疏导气流进入建筑内部。  前短后长、前低后高的布置,有利于夏季开口通风,冬季有效防风;  封闭的周边式布置。合理的周边式布局(如适当封闭西北向开口位置)可有效的降低冷天风速,同时需通过其它方位角敞开等方式来改善夏季通风效果;  利用树木排列

5、、导风墙等引导气流进入住宅区,设置引风口和出风口,在住宅区内部形成风道。  3.2住宅朝向的选择  居住区在选择住宅朝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人室内;  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  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  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  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根据上部分对住宅通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规划朝向(大多数板式建筑的主要朝向)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最好控制在30~45度之间,这样各排建筑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通风

6、条件。从有利于住宅建筑单体日照的角度看,板式住宅墙面所接受日照射量的总和以正南朝向为最大。住宅向东或向西偏移时,接受日光照射量的总和逐渐减少,住宅在偏离35度左右时,一天之中的日照总量差别并不显著,而当偏离超过35度时,日照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布置住宅时偏离角度最好在35度以内。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住宅的北侧,正南朝向的住户北侧房间终日见不到阳光,而且室外北侧终日为阴影部分,因此,正南朝向的住宅也并非尽善尽美。总体来说,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南偏东或偏西的朝向为最佳。各地区住宅建筑

7、的具体最佳朝向各有不同,可根据通过对各地区的日照和风向条件进行实测综合分析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