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ID:2407501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骨科康复过程较其它疾病漫长,健康教育应用于骨科患者中尤为重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一般将疾病分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四个阶段。  关键词:骨科患者健康教育  :RR816.8:A:1004-7484(2012)04-0182-02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病人被动接受护理的形式被病人主动参与形式所取代[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从心理、生理、卫生、营养等方面指导或帮助病人。健康教育对缩短治疗周期、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  1临床资料  我科2010

2、年8月~2012年1月住院患者320例,男230例,女90例,年龄1-83岁,平均42岁,平均住院天数32天。  2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为使病人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我科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打印书面材料下发给病人。在具体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教育方法与形式采取随时宣教与定期教育相结合,以口头宣教为主,配合黑板报、墙报、图片等形式。健康教育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2.1入院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工作人员、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对病情危重者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宣教。  2.2术前健康教育 

3、 根据骨科不同病人、不同手术、不同文化程度及病人治疗的不同阶段,护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减轻紧张恐惧心理。利用宣传资源宣传骨科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包括饮食、活动与休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个人卫生指导、术后适应性锻炼等。  2.3术后健康教育  2.3.1根据不同麻醉方式,不同手术指导病人卧位、饮食,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病人应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对大手术后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病人,术后4小时开始翻身与按摩,以后每2-3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褥疮发生,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更应加强皮肤护理。  2.3.2牵引病人牵引绳与肢体在一条轴线上,勿使牵引绳受阻或滑出滑车沟外;颈椎牵引

4、病人嘱头部不要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2]。喂饭、喂水应从口角一侧缓慢喂入,防止呛咳、窒息造成生命危险。定期按摩骨隆突及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3.3石膏固定病人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防止折断;保持石膏固定位置。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现渗血应沿血迹边界划圈,注明时间,观察血量是否增加。  2.3.4脊柱骨折患者搬动时应三人同时托患者头肩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翻身时上下身同时旋转,避免扭曲,以防继续损伤造成截瘫;颈椎骨折者,沿纵轴方向牵引头部,平卧于木板床,用砂袋固定于颈两侧,限制颈椎向左右两边摇动,防止发生高位截瘫;截瘫平面以下因血液循环差,皮肤耐受力低。应避

5、免热敷,以免引起烫伤。  2.3.5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平卧位,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保持外展15゜中立位,穿防旋鞋或皮牵引制动;髋关节置换术后,禁止内收内旋,肩关节置换者,不要过度外展、内旋;髋关节置换后,搬动应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2.4康复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方法:意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利于恢复肢体功能。方法:早期:伤后1-2].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2]黄敬亨,主编.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