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

ID:24079910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_第1页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_第2页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_第3页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词语有效教学浅探词语有效教学浅探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226007) 管秀红[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精妙和核心之处蕴藏在词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依托词语,感知文本大意;品味词语,凸显语言情韵;转化词语,凸显画面质感;体悟词语,丰富文本内涵。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词语 语文教学 体悟[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50词语是文本构成的基本单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建立在对词语的体悟品析、悦纳积累和实践运用上。只有让学生仔细推敲和品味,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词语

2、的内核和精微之处,感受到语文之美。一、依托词语,感知文本大意每篇课文中都蕴藏着一个甚至几个具有较强表现力度、聚合作者情感或者能够突出主题的核心词语。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些核心词语入手,引导学生据一点而向全文辐射,就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例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教师结合课文的生字表以及课文内容提炼出以下词语:嫉妒、激怒、励志、疲倦、临摹、优异、震惊……教师选择的词语不仅着眼于课文的生字,更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体现了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词语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感知了词语的内蕴,也有效历

3、练了概括课文基本大意的能力。二、品味词语,凸显语言情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推测、揣摩课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能够准确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感悟其表达的效益。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能够关注词语与文本意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思索探究中感受文本关键词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例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在描写海棠花时写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因为“喷花”一词而显得意蕴顿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神来之笔进行体悟:作者在描写海棠花时为什么用“喷”字?还可以运用哪些动词来形容这种状态?教师再结合学生选择的动

4、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更加深入体会到“喷”字将海棠花蕴藏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尽情释放出来的勃勃生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喷花的飞泉”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它们这么急于“喷”出来是想干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想到了海棠花想“伸伸懒腰”“展示美丽”……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围绕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想象和体悟,开掘出词语在文本情境的浸润下所蕴涵的独到魅力,从而深入有效地感知了文本的情韵和价值。三、转化词语,凸显画面质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生活的资源来促进学生与文本内蕴之间的联系,缩短学

5、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例如,《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有这样一句话:“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种景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状态,化僵硬枯燥的语言文字为鲜活的画面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打石漂”时,石头在水面飞行跳跃的状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下,他们就可以感受到课文中“贴着”水面漂流的状态,从而感受到艄公在浊浪滔天的环境中驾驶羊皮筏子的从容镇定。在品析词语时,只有将生活的实际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实现文字与画面之间的转换,从而提升学生对文本感知的整体效益。四、体悟词语,丰富文本内涵阅读教学对文本词语的感知切不可停留于就

6、词论词的地步,而要在文本情境的观照下,充分感知词语的引申义,让学生在品味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词语蕴藏在文本中的魅力,体验词语在表达效益和体现核心中独有的艺术张力。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阿炳在失去亲人、双目失明时仍坚持“卖艺度日”的悲怆与艰辛,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围绕这个词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阿炳(    );这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刺骨的寒风吹拂着大地,阿炳(    );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     );晚上,星月已经挂在天空,(    )。这样的练习,学生通过积极丰富的想象,真正体验到了阿炳经历的困苦和人生的坎坷。在联想中,学生由一

7、个词语拓展到了一段经历,词语的无穷魅力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语文素养内涵的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就必须要在词语体悟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意识,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责编 刘宇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