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

ID:2408427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_第1页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_第2页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_第3页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意义周琳1章金春1胡文静2A*(1,南京市中医院2.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210000)*基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YKK12159)(安排在左下角)【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在急性大出血的治疗上的意义。方法:急性大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A组联合输注冷沉淀和血小板(共37例),B组单独输注血小板(共32例)。A组先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量,然后输注冷沉淀10-30U;B组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量。输注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2、、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注前各指标无差别(P=0.05),输注后PT、TT、APTT缩短(P<0.05),Fbg、PLT增加(P<0.05)。输注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输注后2h止血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联合输注冷沉淀和血小板可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全面纠正患者凝血障碍,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功能的改善,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改善止

3、血功能。【关键词】急性大出血;冷沉淀;血小板急性大出血起病急、发展速度快,患者红细胞数量、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大量输血是抢救消化道出血、严重创伤性失血、手术出血和产后大出血根木措施,但大量输入库存血不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因其容易造成血小板稀释,凝血因子减少,甚至会引起受血者凝血功能异常[1]。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出血,在输血时,往往需要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我院对急性大出血患者联合输注冷沉淀和血小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出血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分组2009年8月〜2

4、014年12月本院救治的的急性大出血(输血量≥2000ml)患者69例,包括消化道出血22例、严重创伤性失血29例、宫外孕人出血10例,术中大出血的8例患者等。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8.6岁;分成2组:A组联合输注血小板和冷沉淀,,共37例,先后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量,冷沉淀10-30U;B组血小板单独输注,共32例,给予血小板1-2个治疗量。1.2方法1.2.1血液制品冷沉淀、血小板由南京市血液中心提供,使用前干式血浆解冻仪复苏后立即输注。1.2.2仪器与试剂PLT计数采用hl本Sysm

5、as-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用sysmas-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原装配套原装试剂测定PT、TT、APTT及Fbg。每天进行室内质控后,检测标本。1.2.3输注指征与方法输注条件:①PLT<40×109/L,②纤维蛋白原(Fbg)低于0.8g八;③PT、TT、APTT延长至正常值1.5倍以上;④发生大量微血管出血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方法:根据PLT、患者出渗血情况一次性给予血小板1-2个治疗量,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完。冷沉淀输注方法:一次性给予10〜20U。输注后继续检测PLT、PT、TT、APTT>Fb

6、g,视出血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输注。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止血有效率以输注后2h内停止出血的例数进行计算。1.结果2.1两组患者输注前各指标无差别(P=0.05),输注后PT、TT、APTT缩短(P<0.05),Fbg、PLT增加(P<0.05)o输注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输注后2h止血冇效率为94.6%,显著高于B组的65.6%(χ2=8.28,P<0.05);平均止血吋间3.13&plu

7、smn;1.02h,显著低于B组的6.75±2.35h(t=5.945,P<0.05)。两组患者输注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表1两组患者输注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注:输注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的比较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1.讨论急性大出血患者由于严重失血,短期内大量输入代血浆及晶体液,造成血小板及各种凝血因子稀释性降低,并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苏中的枸橼酸也会导致钙离子(IV因子)消耗,可能发生稀释性凝血障碍[2]。部分患者输血后发生DIC,继发纤溶亢进,进一步加

8、重凝血障碍。这是由于在血液贮存过程中,许多凝血因子如VIII因子、V因子等易失活[3],单纯输血根本无法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在机体止血凝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足量的血小板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对促进血液凝固也冇重要作用。活化的血小板及微粒子(PMP)等裂解产物具有止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