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

ID:2410210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_第1页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_第2页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_第3页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音乐教学应设置舞蹈课程2000年,国家教委作出“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决策。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响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教育”作为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受到各学校的重视。笔者认为,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身体各部分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是形体、舞蹈训练比较关键的时期,中学音乐教育应设置舞蹈课程。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中主要设置:唱歌、器乐训练、音乐欣赏、乐理知识等几方面课程,可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并不适宜上“唱歌课”。这是因为,喉部在这一时期内会出现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声疲劳等症状

2、。原因是他们的声带在增长、增宽、增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声期”。“变声期”是每个中学生都要经过的,男生一般从十五六岁开始,女生从14岁开始,要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若在变声期内不注意保护嗓子,使声带疲劳,往往导致声带病变,声带粘膜下出血,引起声带小结或声带肥厚等病症。所以,这时期的孩子应尽量少上唱歌课,避免损伤声带。至于器乐,不论它的结构多么简单,如果要初步掌握它都要花费一其它另外二所中学则没有开设器乐训练课程。这些情况表明要把“器乐训练”作为面向全体中学生的咅乐教学手段推广开来,目前是不太现实的、实践证明,设置舞蹈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在音乐中学习舞蹈

3、,在舞蹈中感受音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安排的学习内容有:基本功训练,藏、蒙、维吾尔、朝鲜等少数民族民间舞、汉族的扇舞、秧歌、花灯等民间舞、古典身韵等。他们不仅学习了舞蹈技能,还从中学到了相关的音乐知识——乐曲的结构、情绪、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这些音乐知识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结合起来,就会把某些少数民族的风情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在音乐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感受音乐,受到了美的熏陶,培养了美感,发展了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达阪城的姑娘》时,教师先逐一分解示范每一舞蹈动作,认真讲解每一动作的要领,总结出维族舞蹈的特点:多擅长头部和手腕运用,昂首

4、挺胸的立腰姿态,加上微颤、滑冲等韵律,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潇洒大方、活泼开朗的性格。然后,我们配合音乐练习,边做动作边讲解音乐:乐曲为三段体结构,节奏活泼跳跃(节奏型xx

5、xxxH),旋律优美明快,通过风趣的歌词,赞美了美丽的达阪城姑娘,表现了维族青年热奔放、风趣幽默的性格。当学生们切身地感受到乐曲的旋律、节奏、节拍、情绪时,切身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发自内心地表现美、创造美。这时他们的舞蹈动作会更加自如,更有韵味,同时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人。试想,这样愉快的气氛,对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多么有益!二、在舞蹈训练中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健康报》曾登载:天津市

6、第一中心医院东院部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调者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所占的比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1999年12%,而且这些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16—18岁之间,正是高中升大学的年龄段。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伏案姿势欠妥,以及每天伏案学习过久导致的颈肩肌疲劳引起的。大量科学实验结果证明:舞蹈训练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促进中学生运动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减轻由于升学、成长等原因产生的焦虑而导致的心理压力。这是因为,舞蹈训练可以加速人体周身血液循环,改善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可以使肌纤维变粗,弹性增强,肌肉工作能力及耐力都相应地提高;可以使靭带更加

7、坚韧,关节更加灵活、牢固。更重要的是在舞蹈训练中孩子们的身体是放松的,精神是愉悦的,焦虑的情绪得以宣泄。而以舞蹈治病,古已有之。《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说:“陶唐”民族居住的地方地势低洼,水道阻塞,很多人生了一种“郁滞”的疾病,病人肌骨萎缩。为了进行治疗,老百姓就创作了舞蹈来“宣导之”。同时,在舞蹈训练中学生的躯干、四肢要随着音乐有节奏协调地动作,这些活动改善了肌肉工作的协调关系,提高了肌肉的控制能力,而这些都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发展,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提高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丁.作能力。此外,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学生在身体

8、形态、生理、内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逐渐出现明显的差别。可以看出:在我国,男生五项素质在19岁以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长,高峰出现在19一22岁之间,呈单峰塑。而女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基本呈双峰型(见下页图2)。在15—18岁期间,由于身体的反映能力、肌肉力量、神经调节等素质有所下降,导致她们对体育锻炼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据调查,每位中学体育教师都碰到过女生不愿上体育课的问题,而舞蹈课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看来,通过舞蹈训练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美化孩子们的心灵,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锻炼孩子们的体魂,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