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ID:24116200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_第1页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_第2页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_第3页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文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ethodsThethirty-sixpatientsonitor,theyl/kggroup(n=18)andEVLOCVPPAODSpulseindicatorcontinuouscardiacoutputmonitor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extracorporealm

2、embraneoxygenationCentralvenouspressurepulmonaryarterial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呼气末正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体外膜肺氧合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持续气道正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前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肺部炎症,可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升高,肺的重量增加,参与通气的肺组织减少;其

3、临床特征表现为低氧血症,双肺透光度降低,肺内分流和生理死腔增加,肺顺应性下降[1]。急性期的特征是弥漫性肺泡损伤(如水肿、炎症、透明膜、出血)。2011年ARDS柏林新标准根据氧合指数高低将ARDS的严重程度分为三度:1.轻度:200mmHg<氧合指数≤300mmHg,伴PEEP或CPAP≥5cmH2O;2.中度:100mmHg<氧合指数≤200mmHg,伴PEEP≥5cmH2O;3.重度:氧合指数≤100mmHg,伴PEEP≥5cmH2O。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2],起病急,发展迅

4、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27%~45%,其中重度ARDS病死率在42%~48%[1]。ARDS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某些致病因素可以直接损害肺泡膜,但其发病机理的关键是肺脏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是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间接介导的,这些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在ARDS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启动以及维持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炎症细胞可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E-选择素(E-

5、Selectin)在诱发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刘辉等通过研究发现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TNF-α水平在急性肺损伤(ALI)或ARDS患者明显增高[4]。Laffey等研究结果表明,TNF-α等前炎性细胞因子是最早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炎性递质,是导致炎性递质级联反应的始发因子,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其他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5]。研究表明TNF-α在导致各种类型肺水肿发生的肺损伤中均有明显的相关性[6],也有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并发ARDS

6、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变化趋势与没有并发ARDS患者的水平相似[7]。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RDS患者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的TNF-α水平明显增高[8,9,10]。E-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它的表达也是触发早期炎症反应中的非常关键的步骤[11]。Okajima等发现在发生SIRS的患者中,血清sE-selectin水平增高者其AR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E-selectin正常表达者[12]。血管外肺水(EVLeta分析,结果表明脓毒症相关性

7、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存活组的EVLV+PSV)模式,潮气量在5~8ml/kg,通气频率10~30次/分,治疗过程中要求氧分压(Pa02)达到60~80mmHg(1mmHg=O.133kPa)或脉搏氧饱和度(SpO2)为90%~95%。吸入氧浓度(FiO2)维持在35%~100%,PEEP维持在5~10cmH20(1mmH20=0.098kPa)水平,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尽可能使用达目标氧合的最小PEEP水平。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组后0小时和72小时的氧合指数、EVL(QR)表示

8、,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例/%)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时用(QR)]405.35(1181.70)381.81(660.28)0.464ICU住院时间(天)19.05±4.014.35±3.390.00128天死亡率(例/%)11(61.1%)5(27.8%)0.044注:表中除例/%、M(QR)外,其余均为均数±标准差(±s)2.2两组中28天内仍存活的20例患者,在入组后经72小时积极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