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

ID:2411957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_第1页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_第2页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_第3页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关键词:中青年高血压;特点;防治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近10年高血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逐年增多[1]。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近2亿,其中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34%,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其增高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2]。现试从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阐述。1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1.1临床症状:青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有以下特点:①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轻度升高或正常,但舒张压可能会明显增高,脉压差小,与中青年人大动脉弹性好,能缓解动脉壁压力,故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而外周阻力未减轻,舒张压升高明显[3];②无

2、临床症状,临界高血压为多,体检发现高血压者和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比例也都偏高,当前随着社会发展,中青年人普遍存在工作压力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因素,血压变化可无明显规律[4];③中青年高血压主要发生在男性患者身上,这与男性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女性发病率低,考虑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有关,也有一部分与高血压家族史有密切关系[5]。1.2生化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代谢、糖代谢、尿酸代谢的异常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6]。血脂异常且TG异常的比例高、血尿酸异常;大部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节制,膳食不合理,脂肪过量,使得

3、TG大幅度增高,痛风和结石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与文献报道相类似[7]。1.3体重指数: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使得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8]。有研究表明,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是非肥胖者的2~6倍[9]。1.4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大约86%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往往家族2~3代多个亲属基本在同一年龄段发病。从构成比例上看,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病的遗传是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2种方式,但确定与原发性高血压成因有关的基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晰[7]。1.5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中

4、青年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尤其是长期不良情绪极易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增高。1.6危险因素:中青年高血压危险因素有:饮酒、吸烟、少运动、多久坐、高盐饮食、不良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以往有研究表明,不同民族、地域、生活习俗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因在于高血压个体(内因)与环境(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10]。1.7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农村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经济欠发达

5、地区低于较发达农村低于城市[11]。中青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控制率则更低。由于健康理念的缺乏,中青年人群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平时不注意检查身体,不经常测量血压,不能及早发现高血压;许多人虽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因早期很少症状,无明显不适,吃药又怕花钱,又嫌麻烦,又怕长期服药有药物不良反应等,所以就很少吃药,有一些人虽然吃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血压一旦正常,就不再服药治疗。2中青年高血压的防治2.1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通常无症状: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显得相当重要,定期检查高血压,有利于尽早发现高血压;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诊断需要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6、,排除继发性高血压。2.2高血压是多因素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时,需要将血压严格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戒烟,减少体重,少喝酒,宜低盐饮食;中青年患者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都非常大,所以此时高血压患者心情一直长时间处在紧张应激的状态中,所以应指导患者及时调整心理,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发生[12]。2.3积极纠正代谢紊乱:有学者认为,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生,对相关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不良影响,所以笔者认为,需要积极加强综合治疗,努力纠正代谢异常[13]。早期需要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

7、行关于脂代谢、糖代谢和尿酸代谢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正确地用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4中青年高血压治疗强调个体化用药及小剂量联合用药:用药因人而异,需要结合病情、病理生理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五类。对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重点是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以控制血压,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神经张力提高所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8]。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