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相交线

教学设计-相交线

ID:24125819

大小:1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教学设计-相交线_第1页
教学设计-相交线_第2页
教学设计-相交线_第3页
教学设计-相交线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相交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相交线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课题:相交线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时间201603提供者张长顺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水峪贯镇初级中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并能利用它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操作,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对顶角、邻补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图形变化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一下半学期的第一节内容,它是几何学中的首要认识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对相交线的学习能首次让他们觉得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和严谨性。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平面几何,通过实际操作,观

2、察讨论,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相关的概念,本节知识点相对少,但是对于学生建立几何做题思维还是有点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做适量的推理和计算,让学生更加熟悉几何的带给生活的乐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讨论——归纳——练习——总结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以及对顶角与邻补角的区别与联系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

3、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以剪刀为实例引出本章内容,目的是①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交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②通过画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引导探究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的两边分别是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交流评价后做表格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思考: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引导学生归纳邻补角、对顶角

4、的性质邻补角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让学生画出图形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得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邻补角的概念: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有公共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让学生填表格讨论完成让学生思考作答学生经历从图形到文字到符号的转换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对顶角、邻补角概念的理解,加强学生对邻补角、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有助于记忆。二、合作探究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对顶角是,的邻补角是若:=2:3,,则=2、判断题:(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

5、它们互为邻补角()(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3)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4)一个角的邻补角一定和它互补.()(5)邻补角是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互补的角()让学生讨论,个别提问作答。让学生回答,并且思考邻补角和补角的区别和联系得出:1、两个角的和为平角;2、补角只符合两个角数量的关系,而邻补角必须同时满足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即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在反馈中巩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几何的乐趣。三、课堂跟踪1、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射线OA是活动的)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6、加强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的认识,熟练应用其做简单的计算。则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学了本节课后我们有什么感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学生自己归纳,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 是否组员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能否组员主动承担学习任务所承担的学习任务能否独立完成积极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基础知识是否过关组员能否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最终的任务完成情况 小组评         教师评      八、板书设计相交线一、引导探究三、课堂跟踪邻补角概念1对顶角概念2填表格四,课堂小结归纳性质二、合作探究例题1例题2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