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

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

ID:24139420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_第1页
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_第2页
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教学实效杨芳山东省淄傅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255000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1.只重数量,而忽视问题的质量。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且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这种提问往往只是一种课堂作秀,会偏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提问目的。2.只重提问,而忽略问题的反馈。问题提出后,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话茬一讲到底,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3.只重形式,而不注重问题的实效性。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

2、“是不是”“行不行”这样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表面上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1.提问的时机要适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

3、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牛.对木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2.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吋、明确的反砬,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安排合理,留给学生

4、充分思考的吋间和空间。1.提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要面向全体学生。同一个问题,既可以设置成填空选择题,也可以设置成判断改错题。可以是师生的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的互相问答。甚至也应允许学生在适当时机向老师发问。好问是学习数学的可贵品质,要加以精心保护。提问还应注意要面向全体,使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提问难度应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难度人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在提问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弱的,多提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

5、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冋答,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学生,这样会打击一般冋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2.要冇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iL还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三、充分发挥课堂提问艺术,要把握好“几个度”1.考虑好问题的跨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学习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因

6、此新授课之前的复:性提问应冇合理的知识跨度以及思维跨度,便于学生在较短的吋间内能冋忆起相关知识点并且组织好语言准备答问。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太大,使学生无从思考,无法表达;也不能太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冋答,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一般来说,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2.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教师提问的问题只奋适度,问题的深浅适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吋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过浅,学生不动脑筋就对答如流,便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的心理,更谈不上开发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了。问题过深,提问大而空

7、,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答起,教师只能在自问自答中使提问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启思明智的0的,甚至还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所以提问应该适度,具体而有针对性,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一一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摘到果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就更能够激发他们探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1.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学:>」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

8、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搭好台阶,逐层解决。提问要深浅有适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2.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