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

ID:2414623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_第1页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_第2页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_第3页
资源描述: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三)第13章经皮吸收制剂一、概述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将制剂应用于皮肤上,其中的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过程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csystems,简称TTS)。2)经皮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优点:①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②可以减少给药次数:③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理象,降低毒副作用;④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2、TTS的基本组成(1)背

2、衬层: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2)药物储库:其组成有: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3)控释膜:成膜材料与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4)粘附层:粘合剂等组成。(5)保护层: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二、TTS的类型(目前在生产及临床应用的)1)膜控释型2)复合膜型3)黏胶分散型4)聚合物骨架型5)微储库型三、药物的经皮吸收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2).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一是表皮途径,药物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二是皮肤附属器途径,药物通过皮

3、肤附属器吸收要比表皮途径快。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1)药物性质的影响1.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即K值适中者)具有较高的穿透性,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2.药物的分子量:药物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3.药物的熔点: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4.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影响其吸收量: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2)基质性质的影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很大,药物从基质中越容易释放,则越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1.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度乳剂型>动物油脂>羊毛脂>

4、植物油>烃类。水溶性基质需视其与药物的亲和力而定,亲和力越大,越难释放。2.基质的pH:能使药物分子型(非解离型)增多pH,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3.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的影响:它是影响药物穿透皮肤的主要因素。一般油脂性基质特别是烃类基质的封闭性最强,可引起较强的水合作用,故而可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C、PVA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