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

ID:2451188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_第1页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_第2页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_第3页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_第4页
资源描述:

《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执业西药师辅导:药剂学考试重点总结(十六)第16章药物动力学第一节概述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药物动力学(Pharmcokiics)是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提供高效、速效(或缓释)、低毒(或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二、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因为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间呈平行关系,所以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极为重要,这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一)隔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2、。为了定量地研究药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用数学方法模拟药物体内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称为药物动力学模型。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可看成是药物在隔室间的转运,这种理论称为隔室模型理论。隔室的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但隔室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多数和药物分布转运速度的快慢而确定的。1.单隔室模型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上的所谓“均一”状态,因而称为单隔室模型或单室模型。2.二隔室模型二隔室模型是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一个

3、单元称为中央室,另一个单元称为周边室。中央室是由血液和血流非常丰富的组织、器官等所组成,药物在血液与这些组织间的分布声速达到分布上的平衡;周边室(外室)是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等组成,体内药物向这些组织的分布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分布上的平衡。3.多隔室模型二隔室以上的模型叫多隔室模型,它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多个单元组成的体系。(二)消除速度常数消除是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便常数K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K值大小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与慢。药物

4、从体内消除途径有: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及肺部呼吸排泄等,所以药物消除速度常数K等于各代谢和排泄过程的速度常数之和,即:K=Kb+Ke+Kbi+Klu+……消除速度常数具有加和性,所以可根据各个途径的速度常数与K的比值,求得各个途径消除药物的分数。(三)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Half-lifetime)简称半衰期,即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t1/2表示,单位为时间。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之间的关系为:因此,t1/2也是衡量药物消除速度快慢的重要参数之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长,表示它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一般地说,正常

5、人的药物半衰期基本上相似,如果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有改变,表明该个体的消除器官功能有变化。例如肾功能、肝功能低下的患者,其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会明显延长。测定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特别是确定多剂量给药间隔以及肝肾器官病变时给药方案调整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根据半衰期的长短,一般可将药物分为:t1/224小时,称为极长半衰期药物。(四)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的药物消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Cl=(-dX-dt)/C=KV从这个公式可知,机体(或消除器官)药物的清除率是消除速

6、度常数与分布容积的乘积,所以清除率Cl这个参数综合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同时它又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