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ID:2417176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怎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势在必行。重新审视原有的数学评价制度,我在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改进,我探究了数学考核评价方法,体会到了新方法可以让老师和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冲破考试的“围城”,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转变旧观念,树立课程新理念进行数学考核评价的探究,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发展

2、的角度去看教育的未来,消除多年来以考试为核心的指挥棒,减少频繁的考试。不要担心考试少了,学生的成绩是否会下降,是否对知识的掌握会不牢固等。纵观教育现实,我们的确不难发现,有些老师一边学习新理念,一边还是按照老的教学方法去教,走一步,看一步,束缚自己的手脚。加上现在的考试方式还不够明朗,担心学生考不好,是否与评职称挂钩,与教师的奖金挂钩等,造成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因此出现了单元测试,每课过关,课课通。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抄书抄生字,恐怕自己所教的学科出不了成绩。这样做的后果是教师辛辛苦苦,并且加重了学生

3、的负担,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实际的教学效果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做到逐步放开手脚,投身到改革浪潮中。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更换旧的观念,树立新的理念。淡化考试,推行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形成性评价,改革考试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家长、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客观公证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育出创新人才。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淡化期终考试“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学习中评价,以反馈并因人而异地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点非常关键。原来我们只注重结果,对学习过程似

4、乎并不怎么关心,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赢得最后一次冲刺,夜以继日,在题海中艰难地遨游,累得筋疲力尽。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以平时考核为主,多方参与评价的评价方法。我探索了以学生自评、小组议评、家长参评、教师总评,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家长评价主要从态度方面评价子女是否书写干净、整洁,完成作业是否认真;对学生的评价建立素质评价卡,平时由教师保存,注意学生平时成绩的记载,可随时接受家长的查阅,学期由学生带回家,将学习情况汇报给家长。同学互评是主要是发挥相互督促的作用,学生自评

5、,主要是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老师的总评主要是在大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和激励学生发展。另外,我在考核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是从“知识与技能”、“实际与运用”、“态度与习惯”等方面去评价的,评价标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为了落到实处,不但设计了学习过程评价表,还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跟踪记录:1、作业完成等级表;2、口算等级表;学生动手操作等级表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考核、再加上适量的笔试,最后评价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操作,一是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平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可以通过检

6、查进行量分。二是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多方参与,多管齐下,从行为上可让学生自控自约。三是减少考试次数,有益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会让学生经常处在高度紧张、害怕考试的情绪中。四是改变考试内容,从积累、运用入手。我注意做到把笔试分成四大块:一是知识积累(数学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二是从计算能力(口算和笔算思维的独立性);三是动手操作能力(以课外内容为主,检查学生是否通过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能运用于实践);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解答应用题等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尊重学生差异

7、,分层考核、分类评价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必要的知识,以及不同的人在获得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什么样的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那就要求我们

8、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做到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1][2]下一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