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ID:24171897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_第1页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_第2页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731200摘要: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寄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培养和激发寄宿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取得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初中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贫网农村初中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1.学习心理压力大,适应环境能力差。部分寄宿生因为成绩长期不理想,出现厌学情绪,甚至逃学、綴学。2.缺乏自信心,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对自己的前途有一种迷茫感。很多在校生不知自己初中毕业后何去何从,对自己的前途有一种迷茫感。3.寄宿生容易产生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另外,社会

2、文化的负面导向,如某些影视片过度渲染武力、打斗和凶杀,对他们产生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也有一定影响。二、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1.不良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K: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形成。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就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如果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粗鲁,对子女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的细心调教和关怀,都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教育实践中,发现违纪和问题学生中,家庭结构

3、缺损的学生居多,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父亲是上门女婿的家庭。1.不当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辈、祖辈过多的关爱,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他们看待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和承受挫折的毅力。尤其是现在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子女的教育完全落在了祖辈身上,溺爱骄纵的家庭教育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无理、贪图享受,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环境当中,遭遇挫折、经历磨练的机会很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一旦遭受失败,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与此相反,个别家长则实行专制教育,把孩子当作笼

4、中小鸟,绳索下的宠物,对子女过分管束却缺少沟通,这类学生容易形成自卑、怯懦、仇恨、对立等心理问题。2.过重的学负扭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现今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学习成绩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互相攀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孩子成为家长相互攀比的载体。部分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学成绩和考试分数,0标过高,一旦子女不能完成,就严加指责甚至体罚,从而导致子女自信心降低,产生自暴自弃、退缩、厌学、失落等心理现象。学习成绩成为压在子女头上的重大负担,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三、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1.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子女。孩子的种种逆反行为,冇来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内在因素,也

5、有因父母教育不当、不理解孩子的外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生理、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独立感、成人感的增强,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产生。他们一方面需要大人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又以为自己长大了,想摆脱大人的管束。面对孩子的表现,(1)父母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逐步改进教育方法。(2)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与孩子谈话尽量做到平等商讨。(3)要信任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4)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表率,与孩子一道学习,与孩子共冋成长,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1.家长和老师帮

6、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可以让孩子面对家庭成员或全班冋学谈自我认识,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大家,从而增强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认识到这些不足之处,并改掉缺点,就会更加完美。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孩子能够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鼓励他们利用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摒弃缺点,充满信心地面对学习和生活。2.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心理问题,拓宽各种渠道,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措施有:(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心理教育档案化。(3)创

7、办心理辅导室。3.家长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1)应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轻易去过问孩子的“隐私”,以免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情绪,产生新的沟通障碍。(2)要注意亲子教育,家长应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J,提高教子能力,以赢得孩子的尊重与爱戴。(3)多赏识少批评,多鼓励,吋刻了解、欣赏、赞美、表扬、鼓励孩子,以便增强孩子的自尊与自信。(4)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实现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愿望,不要经常以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