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

ID:2417500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3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_第1页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_第2页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_第3页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_第4页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  组织公民行为(OCB)指标是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显著因素,本文从OCB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它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提出了现代企业组织选取OCB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OCB);组织效率;组织绩效    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八十年代后,绩效评估的重心已转向评估的认知过程探究,一些柔性指标正逐渐引入到绩效评估模型中。比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忠诚度,个体奉献精神等等,对员工的晋升和加薪都有着显著影响,西方学者常把这些柔性指标囊括到OCB的探究中。    一、OCB概念的提出 

2、   OCB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早在半世纪以前,Barnard曾提出:对整个组织系统而言,组织中每一个体的合作意愿是不可或缺的[1]。1967年,Thompson的组织结构理论深入探究发现,这种合作意愿具有很强的自觉性,不能仅仅依靠正式组织规定的每一位员工的角色内行为。自觉的合作意愿是员工角色外行为的表现,它也能帮助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角色外行为,提出了“关系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的概念,是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组织绩效应包括“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

3、”。前者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后者和任务本身无直接联系,难以测量,但会影响到前者甚至于绩效整体[2]。引发关系绩效的员工行为未被组织以正式的文本规定,大多属于“OCB”  分析影响绩效评估的潜在因素——组织公民行为(OCB)  组织公民行为(OCB)指标是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显著因素,本文从OCB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它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提出了现代企业组织选取OCB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OCB);组织效率;组织绩效    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八十年代后,绩效评估的重心已转向评估的认知过程探究,一些柔性指标正逐渐引入到绩效评估模

4、型中。比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忠诚度,个体奉献精神等等,对员工的晋升和加薪都有着显著影响,西方学者常把这些柔性指标囊括到OCB的探究中。    一、OCB概念的提出    OCB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早在半世纪以前,Barnard曾提出:对整个组织系统而言,组织中每一个体的合作意愿是不可或缺的[1]。1967年,Thompson的组织结构理论深入探究发现,这种合作意愿具有很强的自觉性,不能仅仅依靠正式组织规定的每一位员工的角色内行为。自觉的合作意愿是员工角色外行为的表现,它也能帮助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角色外行为,提出了“关系绩效(contextualperf

5、ormance)”的概念,是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组织绩效应包括“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前者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后者和任务本身无直接联系,难以测量,但会影响到前者甚至于绩效整体[2]。引发关系绩效的员工行为未被组织以正式的文本规定,大多属于“OCB”的重要内容。  Organ于1983年正式提出来了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OCB)的概念,OCB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的,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出的,而是

6、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3]。OCB概括为五大维度:包括利他行为(Altruism),文明礼貌(Courtesy),运动员精神(Sportsmanship),责任意识(Conscientiousness)和公民美德(CivicVirtue)。    二、OCB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组织职能的实现要依靠一些不重要的角色行为来完成,这种行为类预先制定的工作职责中并没有加以说明和要求。它对组织动作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但是并未直接记入正常业绩的范畴。一般而论,这种行为就是OCB,其提升组织效率的方式主要有表现在:  1.通过提高员工合作和管理效率实现

7、。例如当更多有经验的老员工自愿地帮助新员工把握“学习窍门”(learntherope)时,员工的生产效率会较快地得到提升,接着会促进所在的工作组或工作群体提高生产效率。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行为将会是传遍整个工作组或工作群体的“最优策略”机制。同样,当员工为改进工作群体业绩或工作反馈效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防止和他人合作中的矛盾时,这就会使管理者避免陷入“危机”管理的模式之中,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2.节约用于生产目的的各种资源。例如假如员工在工作相关的新问题上彼此帮助,管理者就会有更多时间自身的从事生产任务(如制定战略计划、改进企业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