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

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

ID:24179071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_第1页
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_第2页
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icu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U患者股动脉与挠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分析陈红(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ICU510006)【摘要】目的:比较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标木的临床分析,从而指导ICU护士选择最佳釆血部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份入住ICU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桡动脉组为1组,股动脉组为2组。结果:从一次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采血时间、按压时间等几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不管是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穿刺的并发症及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还是从医院提倡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2、理念等方面来说,桡动脉采集血标木均优于股动脉方法。【关键词】动脉采血桡动脉股动脉【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71-01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已成为ICU危重病抢救过程中常规的监测手段[1]。它在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项参数及纠正酸碱失衡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至于静脉血,由于经过了身体代谢,故其氧分压参考价值不大,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2],因此正确选择动脉血采集部位,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此2种部位采血效果的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1组:即桡动脉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2-92岁,平均年龄(68.92±15.35)岁;2组:即股动脉组18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93岁,平均年龄(64.62±20.3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观察的患者是凝血功能正常,在穿刺时循环稳定、末稍循环良好。1.3材料准备:均使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抗凝剂:肝素盐水(用生理盐水250ml+6250U,1ml生理盐水含肝素25u),使用2ml注射器抽吸0.2-0.4ml肝素盐

4、水.将注射器反复抽拉3次,使针管内壁附着肝素后将多余的肝素盐水全部弃出。1.4操作方法1.4.1桡动脉采血法:将采血上肢外展。手掌向上且向背侧弯曲与前臂形成约120度角,触及定位搏动。中指滑动沿桡动脉走行向肘方向移动与食指相距lcm处固定血管,在食、中指固定点上取中点,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60度角,快速进针0.5-l.Ocm,可见鲜红血液自动弹出。1.4.2股动脉采血法:以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中点,在股动脉走向使食指与中指相距lcm.并加以固定,食、中指间连线的中点(即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进针点,快速进针l-2cm,可见鲜红

5、血液自动弹出。1.5评价指标⑴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即一次性穿刺动脉,并抽出足量动脉血液;反复在皮下试探穿刺,直到抽出足量动脉血或没奋抽出动脉血液称非一次性穿刺成功。⑵能够采集到动脉血为成功采集动脉血,采集到静脉血液为误穿静脉;(3)淤斑和血肿的评价:统计穿刺部位冇无青紫、淤斑、硬结。淤斑直径小于0.5cm为阴性,大于0.5cm为阳性或有硬结为阳性。⑸一次成功穿刺所需吋间指从消毒到采血针拔出血管,按压吋间指拔出针头到按压至穿刺口不出血为止。1.6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所得数据输人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plu

6、smn;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种方法采集动脉血气穿刺情况比较如表1、表2。表1采血穿刺成功率、血肿瘀斑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表1、表2显示:1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瘀斑发生率、误穿静脉、按压吋间、采集时间等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桡动脉采集血气优于股动脉。3讨论通常临床上医护人员认为股动脉粗,定位与穿刺容易,但是股动脉周围神经血管比较丰富,而且解剖位置复杂[3】,股动脉与股静脉相距仅0.5cm[4],操作中护理人员判断不准

7、或抢救患者因为病情危重不能配合,就可能穿到股静脉,另外股动脉位置相对较深,加上此部位组织疏松,需按压较长时间才能止血(6.67±1.90min),所需采血吋间长(80.40±20.45s),如压迫不良会引起穿刺部位血肿或皮下淤斑。挠动脉解剖特点使经挠动脉采血更易掌握。挠动脉口径较粗,弹性好,皮下组织相对于股动脉处薄,位置表浅、容易固定,波动感明显,因此穿刺点易于裸露,容易穿刺成功,较少发生游血及血肿,按压吋间短(5.48±1.55min),穿刺过程简单,用时短(66.54±22.28

8、s),患者痛苦小。抽取桡动脉简便、快捷,为抢救和治疗争取了吋间。同吋,提高了护理效率。因此,桡动脉采血法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