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

ID:24180093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_第1页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_第2页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_第3页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孟庆媛黄颖秋(中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木钢总医院消化内科117000)【中图分类号】R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95-01【关键词】肝性脊髓病诊断预后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athy,HM)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晚期出现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胸腰段脊髓病变多见,主要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双下肢对称性的痉挛性瘫痪,故称为肝性脊髓病。现将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6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2、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共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2〜70岁,平均45.8岁。慢性肝炎后肝硬化者4例,长期大量饮酒致酒精肝硬化者2例;行门一腔静脉分流术1例,自然形成的门一体分流者5例。1.2实验室检查: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白蛋,A/G比例倒置,肝功能检查:转氨酶ALT升高5例,55〜332U/L,血清胆红素升高4例,38〜316umol/L,6例血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三系降低,血氨检测均升高,范围86〜152umol/L.4例脊髓MRI检查均无异常,6例患者脑电图检查为弥漫性低幅波改变,5例行肌电图检查为双下肢神经性改变,以

3、髓鞘病变为主。1.3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及祌经系统症状。腹水6例,黄疽5例,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5例,肝性昏迷5例,扑翼样震颤6例.欣快、兴奋或迟钝等情绪异常4例,记忆力与定向力减退等智力异常3例。6例患者下肢均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锥体朿征阳性,肌力均在I〜IV级,累及上肢者2例,1例双下肢轻度肌萎缩,1例对称性袜套样浅感觉减退。1.4治疗及预后:治疗包括:(1)降血氨治疗,应用谷氨酸钠、精氨酸或支链氨基酸、乙酰谷氨酰胺;(2>减少血氨产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清洁肠道(U服新霉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乳果糖、

4、食醋灌肠),保持大便通畅;(3)护肝治疗,维生素B、C、ATP、辅酶A、强力宁等;(4)支持治疗,白蛋白、新鲜血浆、肝安等;(5)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I、B12;(6)抗病毒治疗,干扰素等;(7)补液,补充电解质,预防肝病的其他并发症。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按摩、针灸、理疗等。预后:经过综合治疗。除1例外,.其余5例患者肝功能好转,头晕减轻、记忆力、计算力提高;1例病人双下肢无力等症状有所改善,其余5例病人改善不明显。2讨论肝性脊髓病(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肝性脊髓病的

5、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0前主要存在3种学说:(1)中毒学说:认为慢性肝病晚期,肝脏功能障碍致解毒能力减退,并且门体静脉之间存在人为的或自发的分流,使肠道吸收的氨类冇毒物质未经肝脏解毒便进入血液循环,继而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脊髓,引起神经元、轴索及髓鞘的损伤;(2)营养缺乏学说:认为肝脏代谢紊乱,合成物质减少,氨基酸代谢异常,营养物质缺乏,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干扰了髓鞘神经的营养代谢,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改变;(3)免疫因素:大多数肝硬化为肝炎病毒所致,奋学

6、者认为肝炎病毒可造成肝外脊髓神经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损伤[1,2]。多数学者认为肝性脊髓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过程。HM临床可分为以下4期:(1)神经症状前期;(2)亚临床期;(3)肝性脑病期;(4)脊髓病期:以双下肢行走闲难开始,呈剪刀或痉挛步态,逐渐发展成两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早期呈伸直性痉挛性瘫痪,晚期呈屈曲性截瘫。部分患者只出现神经症状前期和脊髓病期。HM常规MRI阳性率低,临床症状显著而MRI常无明显病灶,临床上易漏、误诊。诊断标准:(1)冇慢性肝病史,如肝硬化,肝癌;(2)冇自然侧支循环形成或门体静脉吻合史;(3)存在

7、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但无明显肌萎缩及浅感觉障碍;(4)反复发作或一过性的肝性脑病表现;(5)血氨显著升高;(6)脑脊液正常,血清铜蓝蛋闩正常。以(1>,(3),(6>,三项加上(2),(4),(5)三项中的一项为纳入标准[3】。因此,凡中年以上男性,具有慢性肝病史、出现上述特征性临床表现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进-步排除脱髓鞘脊髓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症、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肝豆状核变性等即可诊断。近期奋报道,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也可以没奋任何临床表现[4】。肝性脊髓病预后不良,0前尚无特殊

8、治疗方法。内科治疗0前主要是给予保肝治疗,降血氨,限制蛋白质摄人,补充B族维生素,U服乳果糖,并要预防肝硬化并发症,应用神经细胞营养剂,并且进行针灸、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可有助于症状的改善。肝脏移植可能是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