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

ID:32948097

大小:58.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_第1页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_第2页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_第3页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性脊髓病8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已确诊肝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住院治疗13-45天,随访1年,其中2例死亡,5例逐渐加重,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结论:肝性脊髓病为不可逆疾病,以双下肢渐进性痉挛性瘫痪为表现,目前无特效疗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相对延缓疾病进展,肝移植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肝性脊髓病;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00-02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p

2、athy,HM)是肝脏疾病晚期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以双下肢渐进性痉挛性瘫痪为表现。病人多有肝硬化门-体分流手术或自然分流后伴肝功能不全病史[lJo该病起病隐匿,发病率仅为0.27%[2],症状常被肝性脑病的意识和运动障碍所掩盖,且发病机制不明,因此对该病的报道较少。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11年收治的8例H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2.3±7.5)岁,病程2-17个月。其中乙肝肝硬化5例,丙肝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肝癌1例,无合并肝硬

3、化病史。1.2临床表现:本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黄疸5例,脾大6例,腹水4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者5例,扑翼样震颤6例,情绪及精神行为异常5例,记忆力、定向力等智能异常1例。神经系统查体: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性截瘫表现,表现为双下肢沉重感、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上肢肌力大致正常,下肢肌力1-4级,其中1级1例,2级1例,3-4级6例;主观麻木者1例,浅感觉检查均无异常,2例出现深感觉减退;8例腱反射均亢进,4例踝阵挛(+);8例双侧巴彬斯基征均为阳性。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8例血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三系降低

4、,血小板降低明显。8例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8例ALT均升高(66-212U/L),AST升高(72-412U/L),5例有白/球蛋白倒置。血氨轻中度升高5例,3例正常。7例超声示肝硬化改变,1例示肝占位病变。8例患者中6例行脑脊液检查未见正常。2例脑电图以弥漫性低波幅慢波为主,1例出现5波及三相波。2例行肌电图检测示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以脱髓鞘病变为主。脊髓MRI检查中2例见胸髓侧索(T4-6)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其中1例后索可见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余6例无异常。8例中3例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4例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血清铜蓝蛋白均

5、正常。2结果8例患者住院治疗13-45天,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降低血氨,纠正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调,并给予B族维生素,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等治疗,8例患者随访1年,2例死亡,5例逐渐加重,1例无明显变化,无好转病例。3讨论3.1发病概况:慢性肝病后期,尤其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性脑病,其他少见情况还有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和HM:3]OHM临床主要表现为:1.患者有肝病史及肝病症状和体征,常见各种类型肝硬化、门脉与肝脏严重循环障碍。多在门-腔静脉吻合术或自然形成门-体静脉吻合后2年发病。发病缓慢,进行性加重,不能耐受蛋白

6、饮食。2.可有脊髓后索、侧索受损症状体征,开始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下肢逐渐呈痉挛性瘫,最后被迫卧床。肌力通常3-4级。音叉震动及位置运动觉减退,痛温觉正常,可有感觉性共济失调及括约肌受累。3•脑脊液正常,肝功能异常,血氨多增高。4•可与肝性脑病并存。本组病例均为男性,有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史(7-18年),1例行门-腔静脉吻合术,余7例均为自然形成门-体静脉吻合。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性截瘫,符合HM的临床特征。因此,凡中年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病史,出现上述特征性临床表现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3.2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HM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

7、种学说:1•慢性中毒学说:有人推测HM发病与肝硬化门-体分流术或自然分流后大量含氮有毒物质(如氨、硫醇等)进人脑、脊髓有关。其中血氨增高是肝性脊髓病的重要因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氧的利用,损害脑、脊髓而发生HM。2.神经营养物质缺乏学说:慢性肝脏疾病和门脉高压时,由于肝功能的损害及门-体分流导致肝的合成和吸收功能降低,使体内维生素、磷脂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和营养作用的物质减少。另外,长期的门静脉高压可致胸腰段椎静脉丛淤血,以及因肝硬化而发生的低氧血症,均可使脊髓、脊膜发生慢性缺血缺氧而导致脊髓变性。3.自身免疫损伤学说:国外有报道病人因丙肝后肝硬化发生

8、进行性截瘫却无自发性门-腔分流[4],同时,该病也可见于急性肝炎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