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ID:24185990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_第1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_第2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_第3页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桂林市兴安县妇幼保健院广丙兴安5413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麻醉治疗,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治疗。对比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效果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关键词】无痛人流;芬太尼+丙泊酚;氯胺酮+丙泊酚;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2、095-1752(2015)35-0368-03随着无痛人流术的广泛开展,其镇痛效果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方式,但该法的缺点在于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不够理想,且患者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有一定的几率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心率降低[1];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有引发低氧血症的风险,且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长[2]。木研究拟采用镇痛效果相对较好的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使用,且木药有一定的兴奋生命中枢的效果,可缩短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3]。选择木院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

3、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只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择期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年龄在18〜27岁之间,平均年龄22.31±3.07岁;妊娠天数在37〜71天之间,平均妊娠天数54.09±13.32天。对照组30例,年龄在19〜27岁之间,平均年龄22.54±2.48岁;妊娠天数在38〜72天之间,平均妊娠天数54.31±13.1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1.2纳入及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1)无痛人流适应症;(2)年龄

4、在18〜30岁之间;(3)患者知情同意1.2.2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0岁;(2)麻醉禁忌症;(3)其他原因不宜接受手术者。1.3方法1.3.1一般处理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前一天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安抚其紧张情绪。术前6h禁食、禁水,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全程检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滴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由同一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1.3.2对照组予以芬太尼0.05mg,继以静脉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医生决定停药时间。1.3.2观察组予以氯胺酮10mg,继以静脉丙泊酚维持麻醉。余者

5、M对照组。1.4观察指标1.4.1镇痛效果在手术过程中观察镇痛效果。①冇效:患者安静,意识不清,无痛苦表现;②无效:患者躁动不安,表情痛苦,部分有汗出、呻吟等。1.4.2生命体征监测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吋及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1.4.3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眼球震颤、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4满意度在出院吋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有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四级。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6、;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28人,占总人数的93.33%,无效2人,占总人数的6.67%;对照组有效22人,占总人数的73.33%,无效8人,占总人数的26.67%,两组有差异(P<0.05)。(表1)2.讨论0前丙泊酚凭借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门诊各小手术的麻醉[4】。但其镇痛效果不够理想II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冇一定的影响,故而临床应用有一定风险[5]。临床急需研究更为有效的麻醉新方法。本研究中,采用镇痛效果更好的氯胺酮与之协同使用

7、,取得了理想效果。结果显示,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冇效28人,占总人数的93.33%,无效2人,占总人数的6.67%;对照组有效22人,占总人数的73.33%,无效8人,占总人数的26.67%,两组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眼球震颤0例,占总人数的0.00%;呼吸抑制0例,占总人数的0.00%;恶心2例,占总人数的6.67%;呕吐0例,占总人数的0.00%。对照组眼球震颤3例,占总人数的10.00%;呼吸抑制4例,占总人数的13.33%;恶心7例,占总人数的23.33%;呕吐2例,占总人数的6.67%。两组冇差异(P<0.05)

8、o两组在生命体征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方式给药,在发挥两者镇痛、平稳血流动力学等优势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