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ID:24207552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1页
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2页
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必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有关心理教育的实践,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标志。  在学校心理教育蓬勃开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有些人在认识或者实践上,模糊不清的观念或者似是而非的做法相当普遍。这种状况,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片面和理论上的模糊是分

2、不开的。因此,就心理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加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一.心理教育不等于在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绝对不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目前中小学多数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心理教育则完全不同于这样的课程,它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  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心理教育的课本,相当部分类似于心理学的普及课本,比如向学生解释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意志等等,反映出人们对于心理教育不同程度的误解。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二.心理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

3、心理健康为目标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达到健康的程度。心理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挥积极的干预和影响,形成、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受教育者的健康不止意味着有强健的身体,还必须包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形成、维护和促进,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比如学校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等,而心理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专门途径。三.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心理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因此,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许多课程普遍采

4、用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显然对心理教育是不恰当的。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目的,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唯一的解决途径主是:使教育内容尽可能直接地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为此,利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必须的。通过讨论、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有关知识,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模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5、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  心理教育与一般文化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文化课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心理教育是要改变人的心理状况,这就必须首先引起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干预,才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而人的心理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产生和变化的,因此要改变和影响心理状态,必须在活动中进行,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  心理教育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否则,教师讲得再多也不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任何作用。四.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6、  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所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比如,对于初中的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剧烈变化是他们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接受和适应变化;对于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压

7、力和选择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正视压力和面对选择等等。  下一个世纪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需求也就更高。可以说,心理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一条“高速公路”。“关于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