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ID:24209039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_第1页
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_第2页
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日茶道文化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茶道文化分析说道茶道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日本这个国家,日本茶道已经成为日本的代名词。但是追溯茶文化的历史就知道,口本的茶道是从屮国传过去的。屮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可以说世界的茶道源于中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能都嗅到荼香。如今,饮荼嗜好遍及全球。中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FI本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禅宗的精髓,又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东方独具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世界的茶道源于中国,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

2、”这个词。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对茶道的解释自古以来也是见仁见智的。大体来说,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丑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与艺术、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茶道艺术有许多特殊性。第一、茶道是通过人的眼、耳、舌、鼻、身来同时感受的,茶道艺术中有色、有声、有香、有味、有触感。比如在茶事进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色艺术品,可以从风声,雨声,点茶时的水声,主人走动时有节奏的脚步声中体会茶的意

3、境可以闻到花香、茶香和香炉中发出的香气,可以尝到美味的食物,可以把你欣赏的任何一件茶道具拿在手里抚摸。第二、茶道艺术试图包罗万象,并使之艺术化。茶道把山川风月、春夏秋冬、花草虫鸟、历史文学等等都容进四小时的茶事之中。第三、茶道艺术不是由个人或单方面独自完成的。它耍求参加茶事的客人一起参加表演,客人的举止和对茶道的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茶道是否成功。第四、特殊性,茶道艺术是无形的,但又是永久性的。屮国的茶道文化的形成有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吋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

4、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丙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荼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

5、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而在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荼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己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6、明清时期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己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荼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己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之后,茶物质财富的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以茶为载体,促进了我国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日本承袭我

7、国文化遗绪,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朝影响最深。唐时佛学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风由屮国传入口本。口本茶道,又称禅茶,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提神醒脑的特性,使饮茶者的心神,暂吋革除一切俗务杂念,以期直扣人的木相,即是达到所谓木来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为必需藉假炼真,所以对于环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准极高,茶屋必须外幽雅清寂,古木参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内而必须玩物古董、瓶花名画,器皿烧制精巧华丽,高雅实用,主客态度必须平和谦逊,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授受。饮茶问之交谈,腔调馨欸,均须合体。

8、日人认为这种心境为和、静、清寂的总和,如茶屋是代表宇宙万物经过过滤净化后,唯一可赘凭借的象征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而慢慢品尝苦涩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恒的价值。但是以禅的意义来说,茶道本身毫无意义,因为禅的特色是喜悦、诚擎、自由。茶道仪式,完全违背这种木意。日木茶道,流派虽多,但受陆羽茶经影响,在仪式器兵布置上做工夫为多,对茶本身研究较少,基本上己是舍本逐末。更由于円本将茶道视为婚嫁习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