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ID:2422912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_第1页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_第2页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_第3页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_第4页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摘要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人体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痛苦,总结如下:渗透性损伤的因素,药物因素。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渗漏性损伤    药物从外周浅表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思想上麻痹,技术上不娴熟,病房巡视的忽略和有关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甚至引起组织损伤而加

2、重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要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但只有一部分药物渗漏后才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等,国外细胞毒药物治疗者有0.1---0.7%发生渗漏,而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可能性为4.65%;儿童发生渗漏性可占穿刺静脉的11---58%,0.24%出现渗漏性皮肤坏死。药物渗漏性损伤已引起广泛重视。[1]    1可引起渗漏性损伤的药物    多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用药,主要有:①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如50%葡萄糖、甘露醇、氯化钙;②碱性溶液:以碳酸氢钠为代表;③缩血管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素、垂

3、体后叶素[2、3]等;④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新碱、丝裂霉素[4];⑤其它:抗生素、血液、造影剂、酶类等,其发生率为:血管收缩药占20%,阳离子溶液占40%,高渗液占35%,抗肿瘤药占5%。    2药物渗漏的原因    以往都认为药物渗漏是护理操作不当,如穿刺技术,针尖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等,总把渗漏性损伤归结为护理差错。通常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药物渗漏时,有的针头确在血管内,回血很好;有时出现渗漏性损伤并不是在注射部位;还有报道,发生渗漏性损伤的细胞毒药物,再次使用时,在原损伤的部位加重

4、或诱发损害。所以这些都不能以护理不当来解释。而是患者的自身条件状况,以及局部血管的条件,使药物更易渗漏到血管外,其中最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1型变态反应等因素。使局部静脉内压力增高及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  能使局部静脉血管压力增高的原因:①静脉:痉挛:药物输入后局部刺激或穿刺损伤血管内膜而引起,也是引起组织坏死的一种机制;②渗漏性损伤:多发生在老年人、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综合征、肝硬化等患者。这些患者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硬化,管腔变窄,血流淤滞,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内压亦高;③有些渗漏性损

5、伤是长期输注高渗液或碱性液之后,致局部静脉炎[5、6]或静脉栓塞[7];④输液速度过快,如静脉推注,加压输液等,可使血管内压聚升;⑤静滴碳酸氢钠等碱性液,血管内会出现二氧化碳积蓄,血管内压升高,血管通通性变大[8]。    3渗漏性损伤的机理    几种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可导致渗漏性损伤。①渗漏性损伤:渗透高压的物质进入皮下间隙后,破坏了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平衡,细胞因严重脱水而死亡。另外阳离子溶液可以改变膜内外的离子平衡,损害细胞的电生理及有关传递机制,亦导致细胞死亡。②局部酸碱平衡失调:药物渗漏皮下后,使局部pH改变,引起

6、静脉或毛细血管床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坏死。③缺血性坏死:如缩血管药物引起广泛血管收缩。④细胞毒性作用:细胞毒药物渗透后,氨甲喋呤可干扰叶酸代谢。阿霉素可渗入细胞核中的DNA,抑制DNA复制及转录,形成的阿霉素---DNA复合物从坏死细胞释放后可被活细胞摄取,又造成活细胞死亡,故常导致慢性溃疡[9]。⑤机械性压迫:大量液体外渗至皮下间隙或骨筋膜室内,致使组织压升高,产生机械性压迫,如骨筋膜室综合征。⑥感染因素及患者全身状况,使药物渗漏后易导致损伤或损伤迁延不愈。    4渗漏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某些

7、使用较频繁的浅表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较多,如手背、足背及肘全窝等处。药物渗漏后,首发症状是输液部位疼痛,渐加剧,局部可出现肿胀。由于渗漏药物的种类及损伤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高渗性药物、多为急性损伤。碱性溶液渗漏后,可能范围不大,但易累及深部。细胞毒药物外渗后,局部并无苍白,而出现红斑,有的出现小水泡,形成硬结,4-5天后损伤边缘渐变硬,形成焦痂和溃疡。可发现没有伤口收缩及肉芽生长迟缓。有时可出现迟发效应,如长春新碱渗漏后7天局部方可出现疼痛性红肿[10]。  药物渗透性损伤还包括一些较为严重的合并症:①神经损伤。如高渗液

8、渗漏致尺桡正中神经损伤[11],输液链激酶渗漏出现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损伤[12],阿霉素对周围神经有直接损害作用。②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手部间隔综合征[13],前臂筋膜室综合征[14、15]。③晚期并发综合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等,常需手术重建。另外,亦有皮肤完整,但肌腱、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