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

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

ID:24236678

大小:64.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_第1页
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_第2页
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脑科学看小数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类被冠以“万物之灵”,古往今来创造了璀璨的智慧文明。在漫长的文明长河中,数学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一一无论是祌圣的帕特农祌庙,还是不久前登上太空的祌舟十一号,都离不开数学在其•屮所发挥的巧妙作用。谈及数学家,我们大多心生崇敬。事实上,在人生的最初,身为常人的我们与数学家们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再伟大的数学家也得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学起,数数是所有人的起点。学会数字并不那么简单在H常生活中,数数似乎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对儿童而言,从拥有估算能力、记住数字单词到形成两者间的联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换而言之,学会数字并不那么简单。数字概念的习得并非一蹴而就。教育、

2、文化与认知的生理基础缺一不可。己有的研宂总结出儿童至少拥有两个数字表征系统:非语言、依赖于直觉的近似数字系统(ANS);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计数和表征的精确数字表征(exactnumberrepresentation)系统。ANS并非人类独亨。科学家在非人类动物例如鱼类、啮齿类动物、鲸鱼、海豚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上也陆续发现了ANS的存在。它从我们的祖先那儿进化而来,不依赖于语言或其它外部符号。ANS是支持个体对数量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的系统,对于估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表征具有不精确而充满噪咅的特点,且误差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对10个物体

3、的表征噪音要大于5个物体。虽然心理学家在人类以外的动物上也发现了ANS的存在,但在噪咅发展上人类与非人类间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ANS的噪咅特性将持续人的终生,在30岁前ANS的敏锐度将逐渐提升;其次,在控制年龄这个变量后,研究者依然在同一年龄群体中发现了较大的ANS敏锐度差异。尽管ANS无法像精确数字系统那样准确地区分数字大小,大馑的研究发现儿童学龄前的ANS敏锐度是预测其日后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儿童使用ANS估U•事物数量的能力能有效预测其H后的数学能力。这一观点在正常儿童和计算障碍的儿童巾都得到了证实,ANS敏锐度与其数学成绩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事实上,AXS的敏锐度不仅是数学能力的独特预测因素,同时也能预测儿童在词汇表达、注意与记忆广度任务屮的表现。约翰霍金斯大学的学者认为卒期数学估算能力(numericalestimationskills)在儿童数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ANS更多地被视为与原始的“数感”相联系。后者代表了基本的数字能力(numericalcompetence),包括我们估算和在心里排列物体,很早就能在幼儿身上显现。科学家发现,大脑的顶叶很可能是执行这项技能的屮枢指令官。与ANS不同的是,精确数字系统(exactnumbersystem)为人类所独有,随着儿童学习使

5、用数字词来表征数字概念而缓慢地发展。有研究发现,那些缺乏语言计数的社会群体也相应地缺乏大数概念,这意味着精确数字系统依赖于语言。由此可见,数字词的习得至关重要。数字词的习得是一场持久战当儿童达到5岁左右,他们能在ANS和表示数字的词间建立映射关系,此吋他们不再需要计数就能川语言佔算物体的数量。这种能力往往要在接受学校教育后才能逐渐获得。当儿童最终学会在两个系统间建立联系后,他们就能使用精确的数字来命名估算的数字,并就特定的精确数字词产生近似的表征。值得-•提的是,人们建立映射关系的容易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换而言之,有些人做起來容易,另一些人则不然。然而

6、即使是在数学教育较为发达的中国、美国和口本,年幼的儿童也要花费长达18个月乃至2年的时间来学习数字词的意义。数字词的习得堪称一场持久战,并非一蹴而就。以中国儿童为例,他们需要几年时间来学习最初的3、4个数字,历经多个相隔数月之久的学习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首先学会背诵包括部分数字的计数表,常常指着他们能够计数的事物。然而,里然他们已经能够背出计数表,这吋候的儿童还不理解数字词的数量表征意义。他们被划分为“一无所知的人”(non-knowers)。这个现象表明,儿童对计数程序的掌握早于其对计数内在逻辑的理解。在学习的最初,儿童对数字序列

7、屮下一个数字的理解是逐一进行的。在2岁后,儿童进入第二个阶段。此时他们掌握了数字“1”的真正意义,被称为“知道1的人”(1-knowers)。直到6至9个月后,他们才学会了“2”的意义,进一步成为“知道2的人”(2-knowers),进而再慢慢地理解数字“3”、“4”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他们依然只习得了数字词的一小部分,因此是“知道子集的人”(subset-knowers)。然而,随着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儿童对数字词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计数程序可以用以拓展他们所知道的数字,最后一个数字代表了这个数字集合的基数。这时候,他们已经脱胎换

8、骨,蜕变为“知道基数原则的人”(CP-knowers)。语言会影响我们数数字已有的研究发现,那些所在语言中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