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

ID:8077662

大小:148.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5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_第1页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_第2页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_第3页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_第4页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脑科学看教育--期待新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從腦科學看教育--期待新學習理論的湧現撰文/曾志朗一九八九年中正大學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從美國加州回到嘉義民雄,創立了台灣第一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那時候,一切都還在草創時期,沒有實驗室,也沒有足夠的電腦設備可以進行較高層次之認知理論的探索,但我們仍然沒有停下基本認知能量的測量工作。當時在鄉間仍有不少年紀較大的民眾並不識字,政府雖然努力進行各項掃盲的教學,但所用的教材與教法卻不適用於這些鄉間的老人。我們決定進行一項田野調查,把最輕便的DIY實驗儀器帶到工地、農地、廟堂和民家,以最簡單的認知作業(如記憶廣度、圖形比對、符號搜尋、選擇性反應作業等)對四十

2、五歲以上的工人、農人、羅漢腳仔和一般民眾做測試。當時做的這些田野實驗只是要把不同年齡層的文盲與識字者分類,以利教材的製作和教法的調整。為了較全面去了解這些不同年齡層受試者的認知剖面圖,我們檢測他們的圖形搜尋的能力、語文流暢的程度、選擇性注意的決策速率,以及長短期記憶、情節的記憶和語意的記憶,作為他們認知能量的指標。我們首先發現,五十歲以後的受試者隨著年齡的增加,認知的能力指標逐漸下降;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他們的決策的速率減緩,認知的執行功能下降,對情節記憶的描繪也越來越不清楚。另一個讓我們震驚的結果是,這些能量衰減的惡化情況會因為經常閱讀而有所扭轉

3、;可怕的是在另一端——完全不識字的那一群人,不但上述的能力都偏低,連他們的壽命和健康情形也都為之縮減或不良。這些簡單實驗的結果確實令人震驚,從認知能量而言,識字與不識字的人們,宛如歷經了兩個不同的世界,前者抗拒衰老,而後者卻屈從於自然的老化規律。其實這些結果和國外較有系統的研究相比較是很相似的。所以這十幾年來,各國的學者都試圖從認知與神經科學的研究上,去尋找衰老的含意以及閱讀何以能夠減緩老化的基本原因。這些研究的發現,影響了我對整個教育的看法。假如識字讀書所得到的閱歷,使人類得以克服生物的生命限制,而創造出超越物質生命的新的文明型態,則教育就必須

4、保證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去體驗那個新的文明型態。所以,教育的消極作為就是要使「沒有人被遺忘在後段班」,而積極作為就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帶進那個新的文明型態。這才是教育對人道主義的尊重!在民雄教書的那八年,我常常有機會到鄉下的中小學去做演講,談的當然是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在鄉下住久了,才會體認到城鄉落差在心智環境上的含意,也只有在鄉下,才能體會到那些重視閱讀的校長與老師,對鄉村小孩的心智提昇,扮演了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城市裡的父母,將為小孩買一本或多本課外讀物,視作理所當然;鄉下或山裡的父母,在生活的壓力下,要掏錢為小孩買課外讀物,總是心有餘

5、而力不足,甚至更多的父母認為是多此一舉,買書應該是學校的責任。但鄉下學校資源不足,購買課外讀物常常不是優先被考慮的事,因此,在心智環境的塑造上,鄉下是遠遠落後在城市之後的,而且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政府不主動做一些補救的措施,落差絕對是越來越大。所幸台灣的鄉間,每每有些好老師,已經在默默推動閱讀了,他們需要的是政府的鼓勵與政策決心。所以,我當部長的第一天就宣佈推動閱讀的教育政策,因為台灣要想成為有文明有教化的國家,除了積極推動閱讀之外,實在別無選擇。教育改革的呼聲喊了十多年,由民間的覺醒到成為政府的實際施政,也已經十多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確曾有心

6、且認真地提出一些改革的行政措施,但結果是從行政院提出的「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到教育部施行的「十二項教改行動方案」,乃至目前所規劃的未來五年教改方案,沉痾多年的教育問題,似乎並沒有著手回春的可喜跡象。數百年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一日千里。往前看,「哈伯」帶領我們的視野推展至宇宙的邊緣,去年底夏威夷的次毫秒波陣列望遠鏡佈署完成,更精細的領著研究者到天際探討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向內看,科學家解開基因之謎,打開了人類生命之書,更進一步著手進行功能性基因的研究,生命已經走到可以被設計的階段了。但如果我們回到教室去看看,教學的硬體設備也許隨著科技進步,教學的方式

7、卻沒有與時俱進的改變,總是「我講、你聽」;「因材施教」提倡了數千年,「一視同仁」的教學觀念也仍然根深蒂固、無法突破。從科技進步的觀點來看,教育改革的腳步確實令人感到非常緩慢。但它同時也反映出,物理世界和外在的生命體是多麼容易透過科學實驗的操弄,去瞭解它的歷程、結果,以及變化進步的可能性,而思想觀念的超越、心靈層面的進步,卻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這些年來,對於教學的看法,家長、老師各有各的意見和堅持,還有不同類別的專家學者的「專業」見解,每個人都在談論教育,都認為最了解學生,都有一套教育理念,但卻經常犯了以個人的經驗法則去套用在所有人身上的毛病,缺

8、乏真正以證據為基礎的教學改革方案。因此,教育工作者面對眾說紛紜也各自成理的意見,既難以整合各種異見,也無力對應各種獻策。還好!近年來,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