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

ID:2424054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_第1页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_第2页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_第3页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阅读答案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郝铭鉴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

2、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③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

3、,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④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⑤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

4、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

5、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10.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1.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利用关于阅读率的社会调查引出阅读力的问题,引人思考。B.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如引用了温总理倡导多读书的话来证明论点。C.认为提升阅读力刻不容缓,而提升的途径应该是在阅读中形成,读有思想有深度的书。D.本文第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将读图与读文、读屏与读书、读博客与读经

7、典,读故事与读思想对比,证明了现代人阅读力下降的观点。参考答案:10.(3分)“没有阅读力,就没有阅读率。”或“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或“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11.(5分)(1)在中学教材里,鲁迅作品正面临删减。(2)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3)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写出每点1分,2分作为句子的通顺流畅)12.(3分)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