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率”到“阅读力”》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从“阅读率”到“阅读力”》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ID:62757311

大小:8.6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23

《从“阅读率”到“阅读力”》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从“阅读率”到“阅读力”》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阅读率”到“阅读力”》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阅读率”到“阅读力”①近日,当当网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单揭晓:畅销书作家刘同得票数最高,甚至高过莫言、余华、麦家、刘慈欣的票数和。结果一出来,引来诸多质疑。有人哀叹、有人愤怒、有人嘲讽:图书也开启了“小鲜肉”模式,不看文学看鸡汤,不看内容看颜值!②那么,国人的阅读真的沦落到如此低级的地步吗?其实不然,这个榜单带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投票人群中,知道刘同的人多一点,看过刘同的人多一点,或者喜欢刘同及其作品的人多一点,换言之,大概就是刘同的阅读率最高。刘同,身兼作家与媒体人的双重身份,又有多部同名作品改编为电影,获得

2、更多的知晓率和阅读率不足为奇。③然而,评价国民阅读素养是否只看阅读率呢?在我们动辄谈起阅读率这个“量”时,有没有考虑过阅读力这个“质”呢?④据多方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阅读率虽然比不上发达国家,但确实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数字阅读。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58.1%,而且这个比率还在不断提高,阅读率不断攀高的同时,国民的阅读力究竟如何呢?⑤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鸡汤、网络文学的盛行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其中也不乏有创意、有内容和有价值的。例如:资深媒体人推出的“逻辑思维”公众号,号称

3、“我来做你读书的眼”,就在短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它用通俗简洁、明快风趣的语言推介社科读物,迎合了碎片化时代人们想要及时获取知识,但又不想花费大量时间认真读完一整册书的偷懒想法。如果网络读书也能获取其精华且日读数本又何尝不可?⑥与此同时,图书市场也迅速跟进,知识信息含量极高的干货版图书来势汹汹。据统计,图书市场上真正爆款的并非本土的鸡汤文和网络文学,而是众多引自国外的最新思维类、社科类书籍,这些书无论从认知还是思想上,无疑是有力度的。它们的热销,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国民阅读力的提高。⑦阅读,是需要根据人群年龄、学历、职业、

4、知识结构等来细分市场的,所以,五花八门的投票榜单意义并不大,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与心理偏差也大可不必惊呼、心酸甚至批判,因为有阅读率的未必有阅读力。⑧要提升国民阅读素养,不能仅仅只盯着阅读率,更应该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要提升阅读力,仅仅靠阅读传统的文学类书籍是不够的。要实现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提高阅读力,就要在学校开展阅读学的教育,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教会孩子怎样认识阅读、怎样进行阅读和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在欧美的大学,阅读学是一门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另外,还有专家建议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最好能向家

5、里和周围的人推荐,朗读一段书中的内容,讲述一下该书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结合其他阅读做出比较,对这本书有所评析。这样勤于动口,一直坚持下去,阅读能力必定会明显提高。(摘自《新浪评论》,作者孙珺,有删改)4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年度作家榜单切入,引出“阅读率”与“阅读力”的议题。B.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网络文学也有做得出色的,不可一概而论。C.作者认为要提升阅读力又不知如何选择时可以参考投票榜单。D•作者认为要提升国民阅读素养,不仅要看阅读率,更要看阅读力。50.下列不适合加入第⑥段作

6、为论据的是()A•意大利物理学家讲述20世纪现代物理学理论发现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大受欢迎,已超百万册的速度迅速热销,读者认为此书能丰富科学知识。B.由“最悦读”编写组编辑、汇集了10多篇心灵鸡汤故事《最悦读人生之舞》上架90天内没有成交记录,读者吐槽故事简单,不能引发深入思考。C.日本某推理小说家的作品构思精巧、扣人心弦,不但情节丰富、人物鲜明,而且还揭示了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书籍上架后迅速热销,占据了休闲类阅读的榜首。D.《失控》一书是美国学者围绕人类生存发展问题展开思辨,因其话题丰富,涉及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因此

7、销量远超网络点击颇高的某国内影星自传。51.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提高“阅读力”的方法。【答案】49.C50.C51.阅读思维类、社科类书籍;阅读传统的文学类书籍;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勤于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