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

ID:24255421

大小:10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_第1页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_第2页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_第3页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_第4页
资源描述:

《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朗读指导,不可忽视文本细微处  朗读指导,应该融理解、感悟、生发、渲染于一体。如何有效指导,让朗读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呢?笔者认为,不可忽视文本的细微之处。  一、不可忽视文本的前后联系  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有滋有味地朗读,更要让学生关注文本的前后联系。朗读既要重声音的形式,更要重语言的内蕴;既要重表层的技巧,更要重内心的体验。  如《月光启蒙》一课中“感悟童谣启蒙”的朗读指导片断。  师:童谣怎么幽默、怎么风趣呢?自己读一读,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多读几遍,争取背出来。  师:你最喜欢哪首童谣?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毛娃》这首童谣,因为毛娃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2、一会儿醒一会儿睡,很好玩。  师:把你的喜欢读出来。  (生读得很响、很快)  师:想象一下,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生:夜已经很深了。  师:母亲说这首童谣是在――  生:哄孩子睡觉。4  师:那能不能读得这么快、这么吵闹?来,孩子,我拍着你,你再读一遍,味道肯定不一样。  (生再读,读得很轻柔,越读越慢。)  当学生读书出现偏差时,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帮助他们体会文本的情境,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教师走到学生身边,轻轻地拍着他,既为学生朗读创设了温馨的情境,又给了学生朗读的基调、朗读的节奏。  二、不可忽视文本的情感态度  文本的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的情感

3、,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学生的朗读感悟可能会有所偏离。此时,教师的适时点拨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生命桥》的教学。  师:谁来读?  (生朗读,声音响亮,满怀激动)  师:你强调了“成功”这两个字,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生1:“试跳成功”后面是感叹号。  师:你关注了标点符号。还有谁愿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朗读,语速加快,充满惊喜)  师:你朗读时比刚才那位同学快,为什么?  生2:试跳成功了,羚羊群得救了。  师:你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年轻羚羊得救了,可老羚羊却像――  生3: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山涧。4  

4、师:再次默读二、三自然段,想想这四个字应该怎么读?  师:还有谁愿意读?  (生朗读,声音低沉,语速很慢)  师:为什么这样朗读?  生4:这是用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师: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  生5:拥挤,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师:这是何等的从容!何等的神圣!这是令人敬畏的成功试跳。一起读――  生(齐读):试跳成功!  教师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通过感受“老羚羊用死亡换取年轻羚羊的生命,惊得猎人放下猎枪”的悲壮而神圣的场面,学生的心与那些命运坎坷的羚羊连在了一起。他们再次朗读“试跳成功”时则入情入境。朗读指导不能孤

5、立地进行,必须引领学生走近作者,理解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促读。  三、不可忽视文本的传情达意  很多时候,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也是作者丰富情感的别样表达。朗读指导时,教师应抓住这些作者传情达意的敏感处,抓住作者表达的意犹未尽之处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  如《黄河的主人》中有一段话:“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4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怎样指导朗读更为贴切,更能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传情达意功能呢?  师:谁来数一数羊皮筏子上的人数?  (生朗读)

6、  师:你读得比较慢,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为什么?  生1:因为这里用了顿号和感叹号。  师:你很细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个省略号呢,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停顿一下?  (生朗读,注意了省略号的停顿)  师:一个省略号、五个顿号,一个感叹号,不仅仅提醒我们注意停顿,还强调了人多,一共――  生2:六个人!  师:这六个数字要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呢?  生3:(速度逐渐加快,越来越紧张)  生4:(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惊讶)  生5:(声音越来越弱,提心吊胆,说不出话来)  师:你们瞧!标点符号也能传达作者的情感。看着这样的羊皮筏子,我们感受颇多,就通过朗读来

7、表达吧!  ……  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文本中传递作者文思和情感信息的细微之处,不断探究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  (责编刘宇帆)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