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ID:2425846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_第1页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_第2页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_第3页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介语产生的原因【摘要】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本文从母语对中介语的影响,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本族或外族文化因素的干扰,学习或交际方式、态度等的影响,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语言现象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等方面分析了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中介语产生原因  【】H314【】A【】1674-4810(2011)13-0077-02    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第二语言学习过

2、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研究者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这一语言系统的描述曾使用过诸如:“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systems)、“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learner’sbuilt-insyllabus)、“习得者独有的语言”(idiosyncraticdialects)、“中继能力”(transitionalpetence)等术语。然而,广为人知,影响最大的是塞林克(Selinker)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词最早是由塞林克首先使用,1972年他在论文“Inte

3、rlanguage”中对中介语作出了全面的阐述,此后该词确立了其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为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所接受。中介语理论于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以母语为出发点,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作为独立的语言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中介语本身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概括。纵观学者们的看法,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渗透性、可创造性及石化性等特点。中介语的产生是多方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也即产生中介语的根源。本文试对中介语的成因进行阐述。  一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  在第二语言

4、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或表达方式来处理目的语中的一些信息,会依赖其原有的母语知识辅助其意思的表达。而过多的母语干扰会产生语际错误(interlingualerrors),也会出现中国式英语(Chinglish)。套用母语所出现的中介语主要反映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的几个层面上。例如,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把thing读成sing,因为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齿间部位的摩擦音/θ/这一发音,中国学生习惯套用汉语的/s/来处理这一发音。又如,中国学生往往容易在读英语闭音节的同时,在

5、结尾的辅音后面不自觉地加上一个元音,如把cook读成cooker,这是因为汉字基本上都属于开音节的缘故。在词汇方面,套用母语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有人把汉语中的“爱人”(edical”(正确的说法应为thefreemedicalcare)等。在语法方面,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Ibuyityesterday.这是因为汉语的词汇没有时态之分。又如:Thoughthetaske.这也是受汉语习惯说法影响的结果,还有把Idon’tthinkitisgoodenough.说成Ithinkitisnotgoodenough.  二

6、所学有限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学习者因为所学目的语的知识有限,把目标语中的个别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规则来使用,创造出不具有母语特征又不是目标语的中介语形式。学习者常将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滥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既不带母语特征,目的语中又没有的结构变体。例如:].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2]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3]Krash

7、en.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GroupLimited,1985  [4]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3):25~30  [5]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宋庆伟.初探过渡语及其石化现象与外语教学的关联[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7]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外语界,2003(4)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

8、教育出版社,1996  [9]吴丁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过渡语及其僵化研究[J].外语教学,2001(2)  [10]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