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

ID:2426482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_第1页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_第2页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_第3页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外国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是世界文化作品中的奇葩,各国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文化,他们既滋养着本民族的精神情趣,又带给整个人类审美愉悦。尽管外国诗歌流派纷呈,时代感强烈,表现手法独特新颖,但我们仍可以从时代背景、手法、情感等角度来鉴赏诗歌,从而较全面地理解每一首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知人论世,把握诗歌情感  (1)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  知人论世是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方面,外国诗歌的鉴赏也是如此。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就直接决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感知,而这种认识就决定了他的创作动机和

2、创作风格。布封说:“风格即人格。”作家的创作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作家人格的外化。因此诗歌鉴赏必须研究诗人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个性,特殊的际遇,从而体会作品的感情。  (2)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每首诗歌都是在特定的诗人大胆而倾情的歌唱。因此我们要准确而真实的体悟到作者的感情必须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这需同学们有一定文学和历史知识的积累。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并确认是谁在说话,谁在写诗,触发诗人“自我”感情的是那些景、生活、人物,自然便是诗情的寄托了。4  里尔克的诗作《豹》的鉴赏必须结合作品

3、背景,方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莱纳?玛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这首诗创作于1902年11月的巴黎,用德文写成。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脱离群和当时的革命运动有很大距离,在窒息的社会压抑下,感到无处发挥自己的力量,因而苦闷、彷徨,好像笼中的豹一样,被束缚在一个极小的圈中,以致“伟大的意志昏眩”。这首诗体现了当时里尔克在不断探索生活的意义,甚至诗歌超越了时代,是诗歌具有了跨越时代的作用,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现状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便是理

4、解背景后,得到的较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迷娘曲》的赏析也离不开背景。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浮士德》,他所创造的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诗中抒情者迷娘,生于意大利,很小时被诱拐到德国,成为马戏团走钢丝的演员,生活颠沛流离,后被麦斯特收买,过上了好日子,也强烈的爱上了麦斯特。因此在异国他乡有了美好的生活,往往就格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了解这一背景,那么诗中所要前往的美丽圣洁的地方,便不是理想中的天堂,而是渴望中的故乡!诗中的感情便很容易把握了。  2.由表及里

5、,品读象征义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情感往往可借具体可感的物象来传达诗人自我的情感,中国诗歌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象在此,而意在彼”4,外国诗歌也具有这一特征。因此,在鉴赏时,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从而更好挖掘诗人内心深处燃烧的灵魂。在文学作品中象征表现为明写甲事物,又借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给予充分注意。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是统摄全篇的创作方法,即全文都是对某一物象的描写,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中起作用,是一种修辞。作者用象征法抒情,往往对

6、典型形象着墨较多,因而寄寓着超越事物本身的含义。对于这样的诗要“辨于味而后可言诗”《帆》即是这样的作品。“帆”闪耀着白光,遭遇着汹涌的波涛,乞求风暴。对帆的拟人化地描写,恰是象征的一种方法。“物既是心”,物自便具有通向心灵并表达和暗示心灵的功能。这里的“帆”便成了倔强高傲、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前进的象征。结合背景不难理解诗歌表现了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下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帆”体现了贵族纨绔子弟对空虚懒散生活的厌恶,渴望在生活的风暴中经受考验。  《信天翁》中“信天翁”是“青天之王”,水手们常捉住它寻开心,戏弄

7、它嘲笑它。诗歌的象征味极浓,“信天翁”便是才能出众,自由发展的人的象征。恰和诗歌的背景,揭露了19世纪法国病态的社会对人们活力和生机的残害。原本像海燕一样强健,自由飞翔的信天翁也跌了到甲板上,被人玩弄与嘲笑。诗中寄寓的对人们活力受到折损的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了。  除象征外,比喻也是值得玩味易把握的一种手法,诗人运用比喻后,诗歌更显得通俗易懂,诗意盈然。《蛇》中的两条蛇“像两条黑皮鞭”一样阳刚,强劲,它们的爬行“像竞赛”“像舞蹈”“像爱情”,灵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由活力、爱与美的赞美与追求。  3.发挥想象,

8、感受形象美4  根据诗歌的意象,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品味作品情感,进入诗人为我们所营造的诗的意境,与诗人的脉搏一起跳动,品味诗中的美感,从而达到再创造的审美层次。  总之,外国诗歌的鉴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把握一些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能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收稿日期:2013-02-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