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

ID:2427150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_第1页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_第2页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_第3页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_第4页
资源描述:

《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  摘要: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农业、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环境保护和治理、国策的确立,都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从乘车坐船,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购买土特产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无不需要一定的一理知识。再进一步激发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懂得地理知识。一个公民如果缺少必要的地理知识,没有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就很难成为未来社会强有力的竟争者和建设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兴趣;地理研究性学习;关键;好奇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

2、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48-014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

3、材的基础上,采取不正当手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一、利用身边的各种事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

4、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既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习时“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填图作业做到具体规范等。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开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的光散射

5、,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的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4,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加深对兴趣的理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6、,为了扭转当前学生不重视地理课的现象,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一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情境和途径。学生从始至终是学习过程的主人翁。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自我选择研究主题、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和组织调查、自主分析资料和撰写论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选择和运用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广泛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处理和提取信息,有效地表达、展开自己的研究成果。4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

7、,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整个太阳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食牛粪的屡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