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

ID:2430018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_第1页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_第2页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_第3页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

2、第1内容加载中... 一、党报的社会新闻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认识和报社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感的日益增强,党报记者也纷纷把眼光投向社会,采写社会新闻。什么是社会新闻?《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9页)中说“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内容的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所谓以社会学研究对象为内容就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又多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晚

3、报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27页)又指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性、人情味、可读性是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至于党报应如何报道社会新闻,虽然没有谁为党报的社会新闻下一条定义,但从党报的性质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党报的社会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时代特色,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挖掘有重大意义的题材;不追求表面的花哨,不单纯为了“卖点”,更不低调庸俗。二、党报社会新闻报道引发的思考在充分肯定党报社会新闻报道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处理好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

4、,不然,党报的社会新闻就会产生负面效果。第一,要处理好原则性与可读性的关系。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这是其他报纸所无法取代。党报的原则性表现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体现在舆论监督、批评的引导上。如果党报不姓“党”,一味追求低级趣味,就起不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甚至有损党的形象和党报在读者心中的威望。因此,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突出以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切度和新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重要标准,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及时报道什么。比如目前众所关心的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商

5、品、物价问题,社会上存在的执法环境、公民道德标准、自然环境污染、医疗卫生问题等等,都是党报社会新闻应涉及的范畴。例如,针对社会上假文凭、假学历泛滥的实际,今年四月十二日,《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发表了题为《学历打假重在制度规范》的报道,指出这一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玷污着学术的纯洁与严肃”,同时还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和典型。同月十七日,该报又在同一栏目的版面报道《湖南江水县:引水工程引出问题一堆》的新闻,披露了“由于县委个别领导暗箱操作,(引水工程)居然承包给了没有建筑资质和施工队伍的个人,埋下许多隐患……”像这样的社会现象曝光,既坚持党的原

6、则,又敢挖社会上确实存在的“毒瘤”,群众爱看。如果我们对此现象熟视无睹,或者报道时一味说教,那么刊登出来的新闻是没有效果的,群众也是不受欢迎的。第二,要处理好理性说教与客观报道的关系。有些党报社会新闻报道过于理性化,因而主观色彩太浓而缺乏新闻味。纵观一些地方党报,有些为了维护其报社的“尊严”,撰写的社会新闻,不是以报道给人于启示,而是直接站出来说话,评点是非。有的社会新闻在行文中还接连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读者思考。不管读者是否接受,的观点已硬邦邦地摆在纸面上,这已成为一些党报的通病。如何处理好理性说教与客观报道这两者的关系呢?《人民日报》为我们

7、树立了样板,如去年该报《华东写真》版的一组(五张)关注“困难群体”的摄影报道《第二故乡过大年》。报道中说,“往年春节,马志发、王茂军总是赶回重庆过年,毕竟父母妻儿都在老家。但是,路遥远加上长假,所费时间太长,既影响工作,也减少收入。况且,赶有春运高峰时回家,在火车上两天两夜挤得不能动弹,也十分辛苦。今年,他们下决心让妻儿乘船到杭州过年,不仅可以在异国他乡团聚,也能让未出过远门的妻儿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自己又可以在节日加班增加收入,算算真是一举数得呢。”春节前夕,读者看了报道“低收入群体”苦中有乐的社会新闻,既可领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困难群体”

8、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又仿佛尝到了一道色美味香的佳肴。这则社会新闻,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简明的文字叙述,反映了当今社会出现的新气象。这样的客观报道比任何简单的说教不知好多少倍,其社会效应可想而知。总之,作为党报,社会新闻抓得好,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震动全社会的强烈效果。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敢于和善于介入现实生活,为各级党委中心工作破解难题,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精心组织社会新闻的内容,提高新闻质量和报纸的可读性,树立党报的良好形象。(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