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

ID:24305740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_第1页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_第2页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齐鹏举(兵团第四师六十八团8连,新疆伊犁835301;第四师六十三团种子公司)摘要:与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相比,膜下滴灌水稻栽培具有节约用水、肥料利用率高、节省人力等优势。本文简要阐述了膜下滴灌水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及要求,希望为未来水稻的种植栽培技术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jyqk以上,在播种之前,稻杰100g/667m2稀释成1500倍进行地表喷施,防除杂草。品种选择:选取矮秆、抗病、抗倒能力较强、生育期长、增产潜力大的水稻品种。1.2机械化直播采用1膜8行2管小型播种机进

2、行播种,株距为10cm,行距为10cm+27cm+10cm+27cm+10cm+27cm+10cm+50cm,播种、铺膜和铺滴灌带一次完成,下种量8~10kg/667m2,播深2~3cm,每穴下种8~12粒,每穴平均保苗8株,共保苗24万株/667m2。1.3田间管理苗期管理:及时破除土壤板结,确保一播全苗,同时安装滴灌设施。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在6月和7月下旬,用稻杰100g/667m2稀释1500倍叶面喷施,防除田间杂草;结合化学除草,田间喷洒吡虫啉100g/667m2等药剂,防

3、治水稻病虫害。灌水:滴灌水稻全生育期一般滴水20~30次,灌水总量580m3/667m2。苗期至分蘖期,一般滴水3~5次,灌水定额10~15m3/667m2;分蘖期到齐穗期,一般滴水8~10次,灌水定额15~20m3/667m2;孕穗期一般滴水6~8次,灌水定额15~20m3/667m2,抽穗期至成熟期,一般滴水4~6次,灌水定额20~25m3/667m2,水稻收获前15d停止灌水。施肥:水稻全生育期需追施尿素52kg/667m2,磷酸钾铵15kg/667m2。可根据水稻生长情况进行科学施肥。水

4、稻拔节期和分蘖期是水稻需肥关键期,可随水滴施尿素8~10kg/667m2,磷酸钾铵1kg/667m2。水稻苗期、孕穗期和分蘖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g/667m2,尿素100g/667m2。1.4收获当水稻籽粒80%以上进入黄熟期时进行机械收获。一般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除杂物等工序。2经济效益分析以石河子垦区水稻栽培为例,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模式较传统水稻栽培模式,可平均节约成本374元/667m2,增加纯收益200元/667m2以上。3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需解决的

5、问题3.1水稻品种的选择由于膜下滴灌栽培对水稻品种具有严格的要求,目前的品种在特定地区推广应用效果较好,但区域间适应性较差。因此,要根据膜下滴灌技术的要求,结合分子育种技术,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宜滴灌栽培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1]。3.2滴灌产品的完善膜下滴灌水稻对滴灌系统的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堵塞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与膜下滴灌水稻相配套的滴灌产品,以更好的适应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4小结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水稻栽培模式,能够有效节水,节省劳动力,减少生

6、产环节,提高土地和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农民的经济效益。随着滴灌水稻品种的优化和灌溉产品的完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模式将会对水稻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