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ID:24309748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1页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2页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3页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班级姓名一、(一)诗词鉴赏(6分)·题型:A、描绘画面题B、赏析词语题(炼字)C、赏析句子题(炼句)D、作者、朝代、字号·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A、描绘画面题:在逐字逐句准确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合理的想象,加适当的修饰词于主要景物前(注意:景物要全,不要遗漏),语言通顺,力争优美,千万不要出现错别字。B、赏析词语题(炼字):字意+句意+手法及其作用+情感、哲理(注意:步骤一定要全,进场先在草稿纸上写下此步骤)C、赏析句子题(炼句):句意+手法及其作用+情感、哲理(注意:步骤一定要全,进场先在草稿纸上写下此步骤)3、常用手法及其作用:比

2、喻、拟人(生动形象)夸张、反衬(突出)用典(委婉含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想象、白描(简约而传神)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视、听、嗅多种感官相结合二(一)说明文阅读(18分)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1.举例子:通过举xxxx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xxxx,说服力强。2.作比较:通过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较,突出_______事物的______特征3.打比方: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的说明xxxx。4.列数字:通过列xxxx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__________5.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xxxx的几种情况。6.引用:(1)引用诗词:通过引用xxxx诗词,生动形象的

3、说明了xxxx,增添文采。(2)引用俗语:通过引用xxxx俗语,通俗易懂的说明了xxxx,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有说服力(3)引用权威人士的话:通过引用xxxx的话,说明了xxxx,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7.摹状貌:通过描摹________,生动形象的说明了__________8.作诠释:具体解释说明了_________,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9.下定义:准确严密的揭示了_______的内涵。三、说明文语言特点:(一)准确性、严密性:1、表估计、推测:大约、可能、左右、好像…2、表限制:①时间(当时);②范围:绝大部分、一部分、全、都、一切、有的、许多、一小部分、一律;③程度:几

4、乎、至少、仅、居然、甚至、大大、极其、非常、最、很、颇、挺④表主次关系:主要、次要⑤表一般情况:一般、往往、通常⑥表信息来源:据…推测据…预测相传(具有不确定性)据…统计据…调查据…测定据考证(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度)(二)生动性,形象性。1、看修辞,找准比喻和拟人;2、描写,摹状貌一定是描写,描写不一是摹状貌3、引用诗词4、人称:第一、二人称真实可信、亲切自然[题型]4一、概括说明对象特点的题或考查主要说明内容的题,要注意逐段提取,不要遗漏,宁多不少。(一般为第1题)二、题目1、好处①手法(修辞如:拟人、比喻、对比)及好处②点明说明对象***或点明说明中心***③激发读者

5、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2、拟题:以说明对象或主要说明内容为题,找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三、开头的好处1、手法(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引用及修辞如:拟人、设问)及好处2、本段段意3、点明说明对象***或点明说明中心***4、引出下文对______的介绍5、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四、说明语言:1.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分析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个特点;准确严密性步骤:词义+表XXX+带词释句义后概括本句内容+从而体现了本段的中心(有时需要加全文中心,有时还要注意,句子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倾向。例如: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三,说明了作者对此的失望之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

6、密性。生动形象性步骤:词义(语境义)+手法(修辞:拟人)及作用+带词释句义概括本句内容+从而体现了本段的中心(有时需要加全文中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2.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释词+表XXX+带词释句义及效果+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去词后句意及效果3.加点词语能否换掉,为什么?①不能②原词词义③改词词义④原词比改词更能说明__________⑤用原词更准确(或更生动形象)4、比较下面两句话,那句更好?哪句更好+句中多出的词或原句所多句子的手法及作用+另一句的不足五、说明方法:1、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说明方法及作用+句义+从而说明了本段或全文中心2、填写概括语段

7、内容的语句:联系其它语段的中心句,仿写应准确、全面地概括本段段意。3、填写过渡句(联系上下文,前半句承上,后半句启下,语言流畅。)三、(二)记叙文阅读(22分)[考点]先考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受(一般是第1题),再考察对重点词句的赏析;最后进一步考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如:颁奖词、探究题),有时考描绘题(表格),注意字数限制.[题型及答法]·整体感知。(第一遍阅读)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结果”。42、概括文章中心:通过记叙xx事,赞美人物的xx精神,抒发“我”的xx感情。(或揭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