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

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

ID:24311595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_第1页
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_第2页
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宁阳朱氏唢呐传承谱系研究♦马晓雯刘书赢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宁阳朱氏唢呐,距今己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木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自己固定的形式和曲牌,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需求的变迁中逐渐成为只有地方特色的朱氏唢呐,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关键词:朱氏唢呐唢呐班公尺谱特征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邻孔子故里曲阜,丙与水泊梁山相望,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人口80.4万。宁阳县文

2、化底蕴深厚,境内大汶口文化的最早发现地堡头遗址,遗存丰富,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考古界。宁阳历代名士文人辈出,两汉夏侯胜、夏侯建是今尚书“大夏侯学”、“小夏侯学”的创始人。东汉文学家刘祯为“建安七子”之一。县内祌童山、彩山、禹王疝、颜林等文物古迹众多。一、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宁阳朱氏唢呐系家族传承。于清朝同治年间由朱序河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距今己有100余年历史。经过几代传人的学习钻研和发展革新,宁阳朱氏唢呐演出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兽中、兽丙南地区都有很大影响。朱氏唢呐最初是用于各村红白喜事服务,宁1阳、汶上、肥城、

3、曲阜、兖州等地无论红白喜事都必请朱氏唢呐吹奏。第三代传人朱振山时常与外地唢呐高手切磋交流技艺,肥城唱四根弦的外号叫半碗蜜的戏班、孙家滩的孙云清、孙云腾外出演出木偶戏时常请朱振山吹奏唢呐,朱振山也经常与外地唢呐高手(巨野的袁子文、吴心起、嘉祥的任同祥、兖州李继堂、刘景阳、汶上刘章印等)相互切磋交流技艺,通过相互切磋,将朱氏唢呐技艺乂提高了个档次。为使唢呐艺术发展后继有人,第三代传人朱振山对他四个儿子(朱殿臣、朱殿军、朱殿义、朱殿齐)进行苦心培养,言传身教,四兄弟也不负父望,个个成才,组成古乐队,演出各种唢呐吹

4、奏剧0,如《花木兰》、《拷红》、《百鸟朝凤》、山东梆子传统剧0《两朗山》、《三请樊梨花》、《武风岭》等,解放后,朱氏一家成立了唢呐剧闭。朱殿军吹奏的唢呐,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1994年在山东省“薛国杯”金唢呐民间演奏家邀请比赛上获-•等奖;1996年代表泰安队独奏唢呐曲《春回》参加“首届山东省农民文化艺术节”在“民族器乐比赛”获金奖。唢呐班的传承方式:唢呐乐班的艺人们主要的传承方式为家族传承,朱殿军师承他的父亲朱序河,朱殿军多年来收授学徒200多个,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唢呐高手,在社会引起较大影响。以下是朱氏的

5、传承谱系:第一代:朱序河,男,生于1849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良村;第二代:朱庆贵,男,生于1878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庆富,男,生于1881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第三代:朱振山,男,生于1910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第四代:朱殿臣,男,生于1936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第五代:朱殿军,男,生于1944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殿义,男,生于1952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朱殿齐,男,生于1958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

6、第六代:朱群强,男,生于1965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朱群刚,男,生于1967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群涛,男,生于1971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第七代:朱美菊,女,生于1985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芳,女,生于1985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朱腾飞,男,生于1988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鹏伟,男,生于1988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堙城镇茅庄乡;朱园园,女,生于1987年,家族传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朱美玉,女,生于1987年,家族传

7、承,宁阳县埋城镇茅庄乡。二、艺术特征及发展现状1、唢呐的艺术特征朱氏唢呐吹奏以气、指、舌、情、操、韵、味、吐功等演奏技巧上开拓创新,气息收放自如;舌功讲究,要有双吐、反吐、正吐等技巧;指法要灵活有力;表演充满激情,富奋感染力。朱氏传人吹奏的唢呐,集合名家各派之长,并又独创独特的一派。还自编了很多唢呐独奏曲。2、朱氏唢呐乐班的组成状况及发展在乐器使用上,唢呐和笙为主要乐器,笛子只在大型乐班使用,苏中唢呐有大小之分,悲乐主要用大唢呐,喜乐主用小唢呐,一般情况下大小皆用,笙为主用伴奏乐器,形制是十四簧方笙。打击乐

8、器教鲁西南鼓吹乐少了很多,人型乐班增加弦乐器,中型乐班增加键盘乐器电子琴和打击乐器架子鼓,但没有弦乐器,小型乐班却更多保留了鲁西南鼓吹乐的原型,乐队编制大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朱氏唢呐在宁阳的发展如火如荼,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价值,作为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长期以来为老百姓接受和喜爱,成为传承民俗,娱乐生活,延续情感的重要途径。朱氏唢呐的发扬光大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邻里关系,维护社会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