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ID:24318187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_第1页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_第2页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_第3页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沙北医院462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木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指的185例老年心力袞竭患者,观察其疾病特征与治疗效果,并给予临床分析。结果: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是老年心力衰竭的常见疾病类型,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木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有效151例(81.6%),无效34例(18.4%),死亡18例(9.7%)。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多样性,其诊断和治疗较

2、棘手。临床医生对老年人心衰特点充分认识,重视多病因、多诱因、多种并发症共存的特点,从中发现被其他疾病所掩盖的心袞征象,早期识别心袞,作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或漏诊,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老年心衰的疗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极为重要。关键词:老年心力袞竭;临床特征;治疗措施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抗病能力、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同时老年人乂常有多种疾病并存,且退行性瓣膜病逐年增多,故心脏的代偿能力差,易患心力衰竭,且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给诊治带来极大网难

3、[1]。现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5例老年心力袞竭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日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诊治水平。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符合国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老年人心力袞竭标准的患者(年龄≥65岁)185例,其中男102例,女83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68.28±6.4)岁;病程5个月〜10年。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详细全身体查和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等必要的辅助检查;给予吸氧、休息、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积极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以及强心、利尿、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3疗效判定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或1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无改善,其至死亡。2结果2.1临床特点病因:冠心病89例、肺心病43例、高血压心脏病26例、扩张性心肌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8、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例;合并高血压88例、糖尿病33例、脑血管病1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3例、贫血9例

5、。参照NUHA标准评定心功能分级:II级63例、III级76例、IV级46例。有明确发病或加重病情诱因的有85例,其中因呼吸道感染诱发的41例、劳累16例、心律失常15例、情绪激动6例、饱餐3例、用力大便2例、输液过快2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有多种病因及诱因并存,临床诊治困难多,误诊率、病死率高。本组病例的病因以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位居前三位,占85.4%;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占48.2%。住院期间早期误诊致病情恶化10例,误诊率5.4%。2.2治疗效果经过治疗,有效:151例

6、(81.6%);无效:34例(18.4%),其中死亡18例(死亡率9.7%)。3讨论老年人心力衰竭常有多种疾病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和掩盖,使其早期临床表现不一,呈多样性和不典型,主次难辨,易造成误诊[2]。本组病例在住院早期被误诊10例,延误了诊治而造成病情恶化。多病因、多诱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控制诱因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3】。老年人心力衰竭具有多病因性,本组病例最常见为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占85.4%。同吋,大多数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劳累和心律失常等诱发因素,本组以呼吸

7、道感染最为常见,占48.2%。呼吸道感染常是心力衰竭诱发及心功能恶化其至促使患者死亡的首位因素,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积极采取旮效措施,选用奋效抗生素治疗[4】。治疗用药须注意多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老年人的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对药物耐受性和依从性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加之老年人常合并几种疾病,所以用药时要注意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量亦要十分慎重[5】。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己从过去的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生物学治疗,其治疗B的不仅是减轻症状,而更着

8、重于改善和逆转心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除基础应用洋地黄、利尿药外,合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是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值得推广的基础方法。洋地黄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但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加之肝瘀血、肾灌注不足等因素,可使病人对洋地黄的耐受性降低,易发生洋地黄蓄积中毒,故使用剂量应控制在常规量的1/2〜1/3。利尿剂是必要的治疗药物,老年人因肾功能减退,血容量减少,只能适量利尿,避免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