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

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

ID:24325673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_第1页
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_第2页
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探讨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开发区小学262711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胜人一筹,并保持一种其他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就必须有高超的运动技能水平。只有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才能提高其专项成绩。因此,中松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训练越来越引起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重视。一、速度训练的效果分析速度是指在神经系统和肌肉器官各个过程活动基础上用于完成动作的能力,物理学速度用公式V=S/t来表示。经过仔细观察,大多数运动项目的成绩都是通过身体(或持器械的身体)和加速运动取得的。而加速度是通过不同肌肉群的协调用力达到的。肌

2、肉收缩的速度不仅受肌肉纤维结构的制约,而且受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相互交替的制约。动作愈协调,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就愈快,练习进行得也愈快。要完成周期性的速度动作,肌肉组织的紧张和放松交替,对于持续完成动作起很大的作用。只有放松能力很好的肌肉,才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工作。因而良好的肌肉松弛能力能够促进血液流通,并能使肌肉得到休息。肌肉的放松能力与祌经类型有关,但也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经过训练而A备。肌肉组织是通过提高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肝糖元的容量来适应速度训练的。这些物质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并且在充足的储备情况下

3、,使肌肉在短时间内不需要补充。二、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可行性分析1.从运动实践过程分析。部分中长跑世界纪录进展情况一览表(1910.10-2014.09)从运动训练实践过程看,中长跑运动成绩始终在变化提高。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年代的推移,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逐年提高,并且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逐渐接近短跑的速度。历时94年,男子10000m成绩从33′58″8提高到0前的26′17″53,比原纪录提高了7′40″55,平均速度由最初的5.38m/s提高到6.3

4、4m/s。据报道,世界优秀1万米跑男子运动员最后400m冲刺约在50s-53s,平均速度为8m/s-7.5m/s;1500m跑最后200m冲刺在23s-24s,平均速度为8.7m/s-8.3m/s。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王军霞,在最后1000米冲刺的平均速度达6.26m/s,在第26届奥运会5000米决赛中,最后一圈跑到57s,平均每100米接近14.25s。现代中长跑比赛是高速度耐力的较量,强冇力的最后持续加速冲刺是获胜的关键。要想具备这样的冲刺能力,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绝对速度。赛·科和奥伊塔能在150

5、0m跑比赛的最后300m跑出38″,是因为他们冇雄厚的速度耐力基础。赛·科的100m成绩为10″39,奥伊塔的成缋为10″60。而800m世界纪录保持者丹麦的基普凯特的100m成绩为10″38。赛·科400m达到45.08s,1981年创造的l′41″73的800米世界纪录,被基普凯特于1997年8月以l′41″ll的成绩改写,吋间间隔了16个年头。1995年破1500m和3000m两项世界纪录的阿尔及

6、利亚运动员就是•一位典型的速度型运动员,其400m成绩46.13s,速度达到了8.7m/s。可见,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冇进一步提高的趋势。1.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中长跑速度素质的训练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及中长跑发展的需要。速度训练不仅可以发展速度,而且可以促进机体两个最为重要的生理变化的发生。第一个变化是对血液缓冲有正面影响,使得机体即使在乳酸浓度相当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最大强度下工作较长吋间。第二个变化是强烈刺激参与最人用力的快收纤维。另外,从人体各项素质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男性速度素质一般在19-22岁吋达到高峰,23岁开

7、始下降,而耐力素质达到高峰的时间要晚于速度素质,而XL耐力素质的衰退期要慢于速度素质。如果错过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以后的训练中再用“以长促短”的办法,提高速度素质将是非常困难的;相反,当速度素质进一步提高后,却会为后期的耐力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速度训练将对中长跑训练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几种训练方法1.重复跑练>J。随着中长跑成缋的提高,运动中肌肉工作时间减少,而在单位吋间内工作的强度加大了,因此运动能量供应也就随之产生变化,以适应肌肉工作的需要。2.变速跑练Al。采用变速跑练Al,快跑段落一般为400m-100

8、0m,变速的次数则根据具体情况(如任务,快跑、慢跑的段落,队员的身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次以上。快跑段落的总距离也可适当加长,但不放超过太多。有氧、无氧临界区域跑的综合练培养运动员全程保持高速度的综合能力。3.心理调控训练。在专项训练前,由于面临的是极其艰苦的高速跑能力训练,故队员心理负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