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ID:24333190

大小:10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难点)3.认识作者对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释义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2)

2、古今异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词,私下,代“我”。今义:偷,偷偷地。)难壬人(古义:奸佞、不行正道。今义:天干的第九位。)于反复不宜卤莽(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3)一词多义2作者名片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4之一。文学上,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宋说》等。3背景

3、追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3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坚持改革的决心。4文题阐释题目中的“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

4、文,读准字音,读顺句意。3同桌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全文。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人手。5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二)深层理解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交流点拨】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2司马光是如何指责王安石的?【交流点拨】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

5、这场变法?【交流点拨】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4【交流点拨】(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2)他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原因:“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三)走进人物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展现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展现了王安石的政治家胆略?【交流点拨】对“怨谤”的驳斥,采用不屑一驳的从

6、容之态,告知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接着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大夫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论政敌多少都要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以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地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四)走进写法1言简意賅,措辞委婉而坚决。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文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

7、意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2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俏丽,堪称古代政治论文典范。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领略王安石政论散文的一般特点。他的此类文章往往针对时弊,根据深刻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五)走进主题再读课文,探究文题。【交流点拨】文中主要辩明了司马光信中所言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件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本文既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司马光的指责,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四、板书设计4五、拓展延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8、,后交流发言。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交流点拨】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要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