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

ID:2433588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_第1页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_第2页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_第3页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德育、智育的“双赢”  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出版使用,已有5年有余,作为一线教师,感受颇深。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的科目。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即要牢固掌握知识,又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感到只有与学生进行心对心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结合自己尽几年工作经历,针对教学中学生实际,浅谈几点看法,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以“艺术手法“激起学生“探究反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

2、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还是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动机、目的不明确,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

3、学效果低下的现象。4  怎样才能把新课程精神落到实处,把学生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品德课变成他们喜爱、受欢迎的课呢?我认为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兴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我在对学生的国情教育中采用纵向比较方法,拿昨天的“东亚病夫”与今天的“亚运东道主”相比较,使学生比较分析中,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二、以

4、“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在政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要恰当的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确立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4  比如在《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好小组,利用课下时间和周末假期时间,记录下沂源县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如学校齐全的教学设施、社区绿化带健身区的设立、基础设

5、施的建设、公用设施的修缮等。在上课时候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还有的专门制作了课件,从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渗透了课改理念,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得到提高。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重在理性引导,贵在说服教育。但政治课道理,非让学生亲自实践不足以领悟,如果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身体验一番,则更易为他们所接受。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贵族子弟到处寻找“幸福”。有一天,遇到一个农夫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地劳动,他就上前寻问,农夫没说话,就教他干起活来。不一会儿,该青年满头大汗。这时,一阵微风冲过,浑身顿觉舒爽,小伙子终于体悟到什么是幸福。所

6、以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教人明白很多道理。这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以“启发引导”落实学生“德育教育”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就得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  我在讲授《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这一框题中,讲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时,我采用“模拟听证会”形式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启发式德育促使学生深思、

7、熟虑,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是通向学生健全个性、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  例如,我班有一位学生有上进的愿望,却缺乏坚强的意志。我约他谈心,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你看,那浪花多美,它晶莹、洁白,银光闪烁。你喜欢这跳跃的浪花,还是喜欢平淡无奇的流水?”“当然喜欢浪花。”“浪花的精神是什么?”“这……”“是蓬勃奋飞,无所畏惧,与它相比,缓缓而行的流水则黯淡失色。”后来,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4一朵小小的浪花也那么懂得奋斗的意义,我作为一个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在这里,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通过司空见惯的浪花引发学生联想,从而启发

8、其自觉和主体意识,激发其发愤的意志。  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改,我们一线思想政治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的责任也更大了。只要我们在平常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根据学生实际,探索有效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