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解惑一二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

ID:24340327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_第1页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_第2页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_第3页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解惑一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解惑一二徐平容(遂宁市船山IX特殊教育学校遂宁629000)学生说,听到作文头疼。教师说,批改作文头疼。应该探索这种头疼症的病根,对症下药,作文教学才有焕然改观之可能。我涉足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偶有所感,诉诸笔端,但愿能解除你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网惑。一、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他要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安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竞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这个小故事折射出一个道理:没

2、有生活素料的文章最难写。好,为我们的学生想想吧!不能说所有的中小学,但恐怕是还有不少的学校,在那里,下课铃声签来上课铃声,上课铃声接着下课铃声,作业、考试像加了热的气球一样膨胀,课余生活则像牙膏一样越来越少。从清早到深夜,学生整tl在语数的题海中沉浮苦斗,筋疲力尽,一天乂一天。他们囿于小小课堂的斗室之中,连读书看报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像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免“肚子里啥也没有”,还有什么文章可做呢?于是,“头疼”才成不少学生的通病。我想,能责怪我们的学生吗?校长、教师、家长应当反躬自问…我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做了些什么?二、作文教学

3、出路乂在何处呢?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这是治“木”之举。但是强调写作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并非主张事必躬亲。对任何人来说,生活经验都有直接和间接两大类。鲁迅就说过,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艽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一课《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了陆游《卜算子咏梅》之后写的。课后有一个练>j,要求学生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如冇兴趣,,可用简笔画画出来,再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画面,这样一个写作练习,既

4、有练习的提示,又有画面的直观感,给学生提供了间接的写作素材,学生叫“头疼”的就少了。我想,类似的写作训练,是可以再多设计一些的,如:《林海》中“大兴安岭”与“秦岭”的风光特色比较,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说写结合,会更形象、具体。三、鲁迅是学医的后来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一面旗帜。郭沫若也是学医的,后来也成了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化战士。许多作家,都是这样“半路出家”。好像还没有见到一份这样的材料,说他们在成为作家之前,曾经死抠过“语文知识”,包括语法、修辞、逻辑之类。而大学语言文学系“科班出身”,后来成为“大作家”的,又能曲指数出几个呢?生活太捉弄人。我声明

5、,自己作为一个不像样的语文老师,决不是在鼓吹一种反对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张。但是,对于“死抠过语文知识”,我是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好像有一种感觉,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语文知识上搞得有些僵化死板(特别是前几年,尤为突出)。有的简直只是一种文学游戏而已。如此景况,是培养不出几个秀才来的。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出路,决不会在这里。苏东坡《稼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观”不“积”,何“取”何“发”?鲁迅、郭沫若等人后来之所以能成大文学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除了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因素,跟他们从小就“博观”、“厚积”,博览群书,接

6、受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难道不是有着极大的关系吗?而我们现在不少的学生,语文练可以做上一大堆,语文知识考试可以拿个好分数,可写文章,嘿,照样可以狗屁不通。你能怪学生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啊!四、文章不厌百冋改。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老舍说:“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看,他们都说修改重要。可是,在我们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冇没冇认真地把修改文章当作相当

7、重要的一环来抓呢?部分教师往往是:第一,作文指导;第二,学生动笔,只要交个本子上来,学生起草以后,改不改文章,便不在过问之列了;第三,作文讲评,评完算数,再来一篇,求多不求好。这个三部曲中,就是不抓“修改”二字。艽实,固然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大多数好文章,好作品,都得力于修改。托尔斯泰《复活》定移本的开头部分,是从二十多种挑出来的,他写的那篇《为克莱赛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只冇五贞,手稿却用了八百多页。果戈理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这样的例子,是信手可拈的。五、作文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许多人这样说,我也很赞成。但是,仅此而己吗?不久前

8、,我在上《奴隶英雄》一文时,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文章收起来一看,有学生写了这样的一句:“奴隶们一无所有,被迫出卖劳动力。”在奴隶社会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