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D:24344500

大小:5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王翠鹏(日照市工业学校山东日照262300)摘要: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必修课,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对中职毕业生大量的需求,体现了中职生的社会价值,中职生不但要有技术,也要有修养、有生活情趣、有健全的人格。这些,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认识到,然后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成因分析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必修课,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学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伴随着我国

2、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扩招导致高中扩招。高中扩招后,来中职读书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越来越薄弱,学习习惯也大不如从前。一、教学现状1.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态度近年来,学生上课坐不住的现象越来越多,常常有学生借U去厕所到校园里遛一圈。留在教室里的同学,说话的有之,睡觉的有之,玩手机的有之,看小说的有之。布置的书面作业,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要漏掉一部分,只做大约一半的量,其敷衍了事的心态可见一斑。2.教师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态度走上教师尚位十年以上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

3、的教学水平,但是往往创新精祌缺失,教师只是凭着工作经验教学。在这个知识更新太快的时代,显然是要落伍的。不加强学习与思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势必形成错觉思维定势,使得课堂教学低效。在中职学校,一些教师虽然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工作中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态度时好吋坏,有吋情绪低落,心胸不够开阔,把不良情绪带上课堂,偏激的思想不知不觉地就传给了学生。这样势必就会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厌倦,以至不满。学生一旦冇了厌烦的情绪,课堂气氛就容易混乱,而且再难归于平静和谐,影响教学效果。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参差不

4、齐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期望,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能够提出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成因分析1.学生自信心缺失中职生普遍存在自信心缺失的现象。中职生自信心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其一,中职生大都存在学习闲难的现象。由于学>J成绩不好,这些学生饱受老师和家长们的批评,人都不喜欢学其至厌倦学,认为自己反正学习不好了,干脆在学习这方面就不再努力了。其二,跟升入高中的同龄人相比,中职生在行为上大都有过很多偏差。这些经历加深了中职生的挫败感,加深

5、了他们自信心的缺失。其三,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希望孩子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早点就业,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如意而来到中职学校读书,也会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从社会意识方面来说,对于中职生,社会的认识存在着偏差。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己经成为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但是很多人仍然认为,上高中升人学才是通向成功的人生之路,上中职属于无奈之举。这种不合适宜的社会偏见也从外部影响中职生对自己的信心。2.教师的工作

6、态度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工作态度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教师,只要善于学习,就能够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知识渊博和教学手段丰富灵活的情况下,一堂课的课堂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心态的调控。1.社会对中职生的价值认识不足我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中职生毕业以后当蓝领,是体力劳动者,所以在人们的心中认为中职生将来是干体力活的,不如坐办公室、跑业务的白领体面,中职生在人前低人一等。中职生毕业后当技术工人,参与社会建设,不只需要技术,还需要与人交流。中职的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7、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对中职毕业生大量的需求,体现了中职生的社会价值,中职生不但要有技术,也要有修养、有生活情趣、有健全的人格。这些,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认识到,然后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参考文献[1】雒晓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80。[2】高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教学研究》,2007,(11),1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