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ID:24347399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_第1页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_第2页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_第3页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_第4页
资源描述: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分析【摘要】目的应用主观评定法(SG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使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估分级法),参照Deskey[l]标准对52例MHD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2例病人中营养良好者14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9例,重度营养不良9例,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结论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应同时纠正和治疗营养不良症。【关键词】血液透析主观评定法营养不良由于多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病人

2、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本文对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探讨其防治措施。1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本院2017〜2017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7-76岁。方法评价指标:使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估分级法),参照Deskey[1]标准分为3组。A组:营养良好;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C组:重度营养不良。结合计算各组体重指数、上臂肌围测定,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估。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

3、著性差异。2结果根据SGA分级,52例患者中营养良好14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9例,重度营养不良9例。营养不良患者总数占全部病例的%,说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很高3组SGA评估情况(体重指数上臂肌围测定结果)见表1。表1SGA评估主要指标评分及生理功能状态、皮下脂肪消耗、上臂肌围测定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营养不良比例较高,达到%。主要原因是透析丢失营养素,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营养不良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易发感染,生活质量下降。研究指出,营养不良与病死率成正比[2]。临

4、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对每位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SGA根据病史回顾及有关体检来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实际上包括了主观及客观对营养状况的评价。上臂肌围测定及体重指数等量化指标可反映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检测人体脂肪、肌肉及水分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也是评价营养状态的方法。体重指数由身高和体重计算而来,被认为是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可以总体上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防治,首先应注意饮食,应推荐高蛋白饮食,摄入量为/(kg•d),在

5、热量的摄入上,充分热量供应方能保证机体利用和摄入蛋白质,一般透析患者热量摄入为/(kg•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保持较好的体质。营养不良患者可口服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药物,此外,患者还需限制水钠摄入,根据患者的每日尿量、透析频率、透析时间、水肿及血压等情况确定饮水量,使其主动配合,自行控制水钠摄入,避免引起心衰等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保证透析的充分性,血液透析是否充分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充分透析可以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有资料表明,增加透

6、析次数比延长透析时间效果要好:因为它能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胃肠道症状,减轻对胰岛素的拮抗,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3]。总之,营养状况是患者康复的基础,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在充分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同时纠正和治疗营养不良。参考文献[l]DeskeyAS,MelaughlinJR,BakerjP,[J].JPEN,1987,11:8.[2]王质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J].实用内科杂2017,24(7):388.[3]景秀琛,丁峰,薛骏,等.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肾

7、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2(3):240-2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