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

ID:24348742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_第1页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_第2页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_第3页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8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分析董婷婷(安徽省泾县医院心电图室242500)【摘要】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变化,从而指导患者合理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3月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68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在.心绞痛未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占55.88%;23例患者在心绞痛未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在心绞痛发作时ST段改变或T波改变加重或无变化;占33.82%;7例患者无论心绞痛发作与否,心电图正常,占10.

2、29%。结论应重视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关键词】心肌缺血心电图分析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时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患者68例,按WHO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6-85岁,平均(63.2&p

3、lusmn;12.3)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电解质紊乱、偶发室性早搏、预激综合症、左心室肥大、肥厚性心肌病、药物影响(地高辛、三环类抗抑郁药)、心房扑动。1.2心电图诊断标准[1】(1)心肌缺血诊断标准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如果原来已存在ST段的下移,则要在ST段己降低的基础上,ST段水平或下斜型再降低≥0.1mV。ST段的测量点以j点后80ms的L点为准。(2)注意校正心率对ST段改变的影响,心率在正常范围吋,ST段下移点(L点)在J点后80ms,当心率>120bpm

4、吋,L点自动变为J点后50ms。并以ST/HR的比值消除心率的影响,ST/HR的比值≥1.2uV/bpm为异常(ST段的单位为uV,lmm=100uV,HR的单位为bpm)。1.3方法对所有患者在心绞痛发作吋及不发作时记录体表12导联冋步心电图,由同一人在心电图上测定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2结果38例患者在心绞痛未发作吋,心电图正常,在心绞痛发作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占55.88%;23例患者在心绞痛未发作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吋出现ST-T改变,在心绞痛发作吋ST段改变或T波

5、改变加重或无变化;占33.82%;7例患者无论心绞痛发作与否,心电图正常,占10.29%。3讨论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人疾患,200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死因。当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患者又无心绞痛的有关症状吋,即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asymptomaticmyocardialischemia),亦称为隐匿型冠心病(silentmyocardialischemi,SMI)o临床约有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重要类型中最危险的因素。它与心绞痛

6、发作一样,可引起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生理和心肌代谢异常,可逐渐演变为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冠脉急性心脏事件发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旱期诊断、心肌缺血范围及严重程度,是关系到此类患者预后和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且价格较为昂贵,还要有技术及设备的特殊要求,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限制。因此,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心电图及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査方法。但它的灵敏度、特异性不高。心肌供血主要靠冠

7、状动脉,冠状动脉充盈在心脏的舒张期,而心电图上反映舒张期改变的是ST段和T波。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吋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发生心肌缺血吋(myocardiaiischemia)复极过程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T波变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心内膜下心肌层缺血,这部分心肌复极时间较正常时更加延迟,使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复极向量相抗衡的心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消失,致使T波向量增加,出现高大的T波。例如下壁心内膜下缺血,反应下壁的II、III、aVF导联可出现高大直立的T波;前壁

8、心内膜下缺血,胸前导联可出现高耸直立的T波。(2)若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心外膜动作电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